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挤利益的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以企业固定资产中的厂房为例,它具有如下特点:是由过去的投资或其他事项形成的;企业对其拥有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有权对厂房进行处置或使用;通过账簿记录或资产评估可以确定其价值;该厂房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经挤效益。
 
在会计核算时,为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准确评价资产的流动性,通常把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类。
 
  • 流动资产:是指能在一年(含一年)或者不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等。
  • 非流动资产:是指超过一年或超过一个营业周期才可以变现或耗用的资产,通常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
 
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在会计核算中,以下情况不能确认为负债:
 
  • 企业预期在将来要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债务,不能作为会计上的负债处理。如企业与供货单位签订的供货合同,时此企业不能将其作为一项负债。
  • 企业能够回避的义务,不能作为会计上的负债处理。如企业承担的一般保证责任。
  • 负债金额不能用货币确切计量。
 
负债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不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应付利息、预收款项等。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的产权关系,即企业归谁所有。按照所有者权益的稳定程度,可分为:
 
  • 实收资本。它是企业收到的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
  • 资本公积。它是指企业采源以外的那部分积累,包括接受捐赠、股票发行溢价、拨款转入等。
  • 盈余公积。它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各种公积金,包括法定盈余套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 来分配利润。它是指截至年度末累计来分配的利润,包括企业以前年度累计的尚未分配的利润以度本年度实现的未分配利润。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人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这种总流人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债务的清偿,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投资净收益等。主营业务收人是企业的基本营业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施工企业的建筑安装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非经常性的、兼营的业务所产生的收入。
 
5.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收入,必须相应地发生一定的费用,如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耗费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要发生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和修理费用,要支付职工的工资和其他各项生产费用。费用中能予以对象化、确定具体费用对象的,即为制造成本,如制造一件产品的直接材料费;费用中不能予以对象化的,就是期间费用,如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等。有时,企业收入不足以弥补费用的差额,就会形成亏损。
 
  • 营业利润。企业的利润或亏损主要是通过销售实现发生的。企业通过销售产品而取得的销售收入,在抵补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后,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后的余额,即为企业的营业利润。
  • 利润总额。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形成企业的利润总额。
  • 净利润。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相应调整后,要依法缴纳所得税。当期的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余额形成企业的净利润。
 
推荐阅读:
 
 
 

欢迎关注微信官网"沪江财会"(hjcaikuai),每日为您推送最新鲜的考试动态、精准、高效、全面,助您点亮人生希望,踏上会计之路!

沪江财会温馨提醒:

未来是自己的,成功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只要你坚持一点点,梦想就离你近一点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正在进行中,考生们赶紧行动起来!多听网课,多看辅导书!多做习题!2016年会计从业考试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