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冰的化学式和用途的介绍
对于学过化学的学生来说,对于干冰绝对是很熟悉的。干冰可谓是化学中比较常见的化合物了。但是,有很多人没有学过化学,都是只听说过干冰,却不知道它的具体的化学式和一些具体的应用是什么。所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仔细的介绍一下干冰。
一.干冰的化学式是什么?
其实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化学式是co2。为白色分子晶体;熔点-56.6℃(5.2101325Pa),-78.477℃升华(101325Pa),密度1.56g/cm3(-79℃);具有面心立方晶格。
在室温下,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到约60101325Pa时,当一部分蒸气被冷却到-56℃左右时,就会冻结成雪花伏的固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的气化热很大,在-60℃时为364.5J/g,在常压下气化时可使周围温度降到-78℃左右,并且不会产生液体,所以叫“干冰”。常见的干冰呈块状或丸状。
干冰主要用做制冷剂。在低温实验、人工降雨、模制橡胶部件去毛刺和高速研磨等场合,都用干冰做制冷剂。干冰还可做食品的速冻保鲜剂。在实验室里,干冰与一种挥发性液体(如乙醚、丙酮等)组成的混合物,可形成-77℃左右的低温浴。
二.人工降雨与干冰
利用人为的方法,增加云中的冰晶或使云中的冰晶和水滴增大而形成降水。目前人工降雨是一种用飞机把冷却剂(干冰或其他化学药剂)撒播到云中,使云内温度显著下降,使细小的水滴冰晶迅速增多加大,迫使它下降形成降水;另一种是在云中撒播吸湿性强的凝结核 (如食盐、氯化钙等),使云滴增大为雨滴降落下来;还有利用土炮、土箭向云层轰击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云滴与云滴发生碰撞,合并增大成雨滴降落下来。不论用那种方法进行人工降雨,云的存在是首要条件,这是内因;向云中输送催化剂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人载降雨有一定的局限性。
人工方法促成云层产生雨雪。当由过冷却水滴组成冷云时,由于没有冰晶,很难有降水。如果在云中制造适量的水晶,就会破坏云的稳定结构,有可能产生降水。基于这一原理,可以通过飞机或高炮在云中引入干冰等致冷剂,利用局部云体剧烈冷却而产生冰晶,或者引入碘化银等人工冰核,由人工冰核产生冰晶。像我国南方夏季出现的大块积云,属暖云,一般很难降雨为了改变云滴谱分布的均匀性,以利于重力碰并过程的进行,导致降水,常在云中播撒吸湿性物质,如食盐,尿素,硝酸铵等。
看了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干冰的相关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了,以后大家再见到或者听到干冰的时候应该就不会那么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