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高中新教材未与初中新教材接轨,教学内容上有明显“脱节”。高一新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出现明显“不适应”现象。因此解决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问题势在必行。下面就是沪江小编整理的关于此方面的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初高中数学知识“脱节”点

  1.立方和与差的公式初中已删去不讲,而高中的运算还在用。

  2.因式分解初中一般只限于二次项且系数为“1”的分解,对系数不为“1”的涉及不多,而且对三次或高次多项式因式分解几乎不作要求,但高中教材许多化简求值都要用到,如解方程、不等式等。

  3.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不作要求,而分子、分母有理化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

  4.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学生处于了解水平,但二次函数却是高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配方、作简图、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判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最小值,研究闭区间上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数学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与常用方法。

  5.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的联系,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初中不作要求,此类题目仅限于简单常规运算和难度不大的应用题型,而在高中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相互转化被视为重要内容,高中教材却未安排专门的讲授。

  6.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后,对其图像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轴、直线的对称问题必须掌握。

  7.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高中这部分内容视为重难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综合考查常成为高考综合题。

  8.几何部分很多概念(如重心、垂心等)和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等)初中生大都没有学习,而高中都要涉及。另外,像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初中教学大大弱化,不利于高中知识的讲授。

  二、初高中数学教材与教学特点

  (一)初高中数学教材特点:

  1.初中教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用书,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只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多;高中教材是内容大集中,能力大发展,大学内容多下放的教学用书,对培养学生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2.初中内容“浅、少、易”,与学生生活贴近,简单、具体形象;高中内容“起点高,容量多,难度大”,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明显增强。

  (二)初中数学教学特点:

  1.从直观、形象、具体事例出发,概括出一般结论,然后师讲解典型例题,学生反复练习,直至掌握为止;

  2.教师牵着学生走,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生缺乏自主性,缺乏自学能力;

  3.学生上课或听、或思、或练,不会边听边做笔记,更不会自我归纳、总结;

  4.学生思维单一、解题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推理能力差,尤其对代数中字母的可变性缺乏理解,分类讨论的纯粹性,完备性把握不够。

  (三)高中数学教学特点:

  1.从特殊到一般,抽象性,概括性强;

  2.教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要求学生举一反三,从典型例题中悟出一般解题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解题技能;

  3.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

  4.要求学生上课必须手脑并用,学会边听边做笔记,养成错题自觉正误的良好习惯;

  5.要求学生思维广阔,考虑问题全面、深刻,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挖掘出问题的实质;

  6.注重严密逻辑推理,知识的深度、广度、难度、综合性明显加大。

  三、处理好“衔接教学”的几点措施

  1.低起点、小步子、缓坡度、稳进度;夯实基础,降低难度,逐步提升在进行集合的基本概念,子、交、并、补的概念与性质教学后,我们补充了“乘法公式”一节,“因式分解”两节。在上“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之前,补充“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各两课时,然后对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与二次函数间的相互转化进行适当拓宽,并将集合知识运用到不等式中,逐步提升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转化、化归意识。

  2.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在上课时,重点内容要指导学生做笔记、要求学生错题及时改正,揭示解题规律与方法,并小结应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上课积极思考问题,作业独立完成,以及解后反思,章末小结的良好学习品质。

  3.教师上课教态应和蔼,讲授基本概念与方法须耐心、细致,切忌急躁、冒进初中学生都是带着一种好奇与向往之心来到高中的。他们即使基础较差,但都渴望在高中阶段取得理想成绩。如果教师一开始讲授过快,过难,多数学生会跟不上,学生满腔的热情可能会因几次课听不懂,几次考试成绩不佳而降到“冰点”。因此,教师除“低起点,小步子”进行教学外,还应及时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正面鼓励学生,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清基础知识与方法。

  4.进行题型归纳,加强规范训练,注重知识落实如上完“函数单调性”新课后,利用单调性定义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应进行专题训练,掌握其基本步骤,再补充“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闭区间上二次函数最值求法”、“抽象函数问题”三个专题,让学生掌握函数单调性典型例题与解法。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解题规范性与条理性训练,典型例题详细讲解,完整板书,做学生的典范。对学生演板和作业中不规范的地方,教师应及时指正,阅卷中应严格扣去不规范的分。教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检查,批改后及时反馈,教师讲得再好,学生练习不到位,就不能实现从“懂”到“会”的质的飞跃。

  5.严格控制考试难度,最大限度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一毕竟不同于高三,教师不能用高三的标准来要求高一的学生,不能一个知识点“一锹挖到底”,要循序渐进。高一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把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放在首位。新课阶段每章最好采用“课本—新课学案—章末复习学案”三段式,考试应以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掌握情况为主,大综合题少出或不出。每次考试难度系数控制在0.65—0.7为宜。

  以上就是沪江小编围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问题做的分析。希望大家通过这些内容来提升对高中教学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教学问题的良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