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slogan
相关阅读
  • 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配平方法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都要学到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问题,不会配平可能在做题的时候产生不小的麻烦。在化学的很多题型中,都会用到配平。想要让自己的化学成绩更好,这个知识点就要好好学习,那么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都要学到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问题,不会配平可能在做题的时候产生不小的麻烦。在化学常见的配平方法都有哪些呢?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Fe3O4+4H2↑   这些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要牢牢记住,也要多多练习。沪江小编友情提示,熟能生巧,做的题型多了,自然在见识就会增长。在化学中学会举一反三,配平问题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弄懂。

  •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的介绍

    ↑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

  • 德语翻译的基本功培训

    文字里言外的或深层次的含义往往依靠译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而这是词典上永远查不到的。   第二,外语基本功包括词汇量、语法修养、阅读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等。译者掌握词汇量越丰富,一个词的词义掌握得越全面,一个词的搭配和用法掌握得越多,翻译起来当然会越快越好。译者没有足够的语法知识,如对虚拟式掌握不好,翻译时就会困难重重,甚至错误百出。阅读能力,也可以说是译者“化”入原著境界的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指的是:译者根据语法关系,解剖分析原文,确切理解原文词和句子成分的意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据此进行翻译措辞的能力。   (3) 汉语基本功   谁都清楚汉语在翻译工作中的重要性。这无须累述。但要指出的是:我们的汉语基本功往往不够,有时甚至还不如外语。有人可能以为这是在危言耸听:汉语学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难道还不够翻译用的?那好,就看一个译例:原文(德语):Puschkin war, wie Goethe, ein Nationaldichter seines Volkes, gehört wieGoethe der Weltliteratur an. 试译:普希金像歌德一样,是人民的一位民族诗人,与歌德一样属于世界文学。分析:看了译文,我们不禁要问:什么叫“人民的一位民族诗人”?“属于世界文学”究竟是什么意思?显然,这里有语病,表达不清。我们觉得这是汉语水平不够造成的。改译:普希金像歌德一样,既是一国的民族诗人,也是世界文坛的巨匠。【说明】汉语水平欠缺会造成翻译表达难、表达不佳,具体表现为:①组句难,句子摆不平;②句子不完整,缺少应有的成分;③措词难,没有合适的措词;④词不达意,甚至表错意思;⑤句子冗长、累赘,行文不简洁。【提示】汉语基本功一般包括:词汇量,语法知识,措词能力,组句能力,修辞能力和文学修养(包括古汉语修养)等。   这些内容大家看明白了吗?如果你想了解德语知识,不妨来关注我们的德语专题吧。或者你想系统学习德语,那么就来看看我们的专业课程,不学管你是考级还是翻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想学习的别等待,一起来看看吧。

  • 高一化学方程式碱金属总结

    学习化学最重要的就是课堂上的化学实验和理解方程式,因为化学要学习到的方程式加入几滴稀盐酸,离子方程式为H++CO32-=HCO3-。   1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CO32-+Ca2+=CaCO3↓;   HCO3-+Ca2++OH-=CaCO3↓+H2O 。   两溶液中只有Na2CO3 可以使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O32-+Ca2+=CaCO3↓。   对于化学的学习方法,首先要在课前做好预习,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做好笔记,课后学会总结和复习。平常可以多做一些化学练习,通过理解方程式来记忆。遇到疑问一定要及时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找老师一起分析探讨。

  • 化学方程式书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用了箭头号。但在多数省市的中学教学中,仍建议按照教材在书写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时使用等号,以更好地表示反应中的“生成”与“质量守恒”含义。(2011-2012苏教版也用的箭头)  目前中学阶段无机反应方程式一律用等号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有机反应一律用箭头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物状态   热化学 加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标出每一个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可分g (气体)、l (液体)、s (固体)、aq (溶液)四大类。字母外需要打括号,例如H2O (l)、Na2CO3 (aq)、CaCO3(S)。 普通方程式则不是很严格,一般不用g、l、s、aq的标记。生成物方面,当反应物中不含气体时,气体生成物要用“↑”标记;只有在溶液中,反应物中不含

  •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

    平了,再把分数变为整数。   (2)为了减少错误,刚开始学时,可要求学生将系数1写上,等全部配平后再把1省略掉。   3. 由已知求未知   在已确定系数物质中,再选择一种唯一元素和准唯一元素,据此确定未知物质的系数。要求所选定的元素必须包含于一种系数未定的物质中。   由已知求未知,不仅是一个步骤,更重要的是一条原则。分析历年来学生出错的原因,许化学方程式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有的学多是没有掌握这条原则将未定系数物质有意无意当成系数为1而又改变已确定了的物质的系数,从而造成错误。   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开始接接触到了化学的学习,那么免不了就要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的写法,这是很多学生的痛点,也是化学学习的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有多种方法,具体要用哪种方法,要由便捷程度和你的熟练程度来决定,只要平时多练习,自然就会熟能生巧。  

  • 详解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失法的原理是:氧化一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必须等于氧化剂获得电子的总数。根据这一规则,可以配平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   1.从反应式里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标明被氧化或还原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情况,以便确定它们的电子得失数。   2。使得失电子数相等,由此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有关物质化学式的系数。   3.由已得的系数,判定其它物质的系数,由此得配平的反应式。   [例1] 配平金属铜与浓硝酸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十HNO3(浓)——Cu(NO3)2十NO2↑十H2O   [分析] (1)从反应式看,HNO3为氧化剂,Cu为还原剂。其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得失的情况为:0 +5 +2 +4   Cu+HNO3---Cu(NO3)2+NO2+H2O   (2)使电子得失数相等,由此确定以此有关的物质的系数: 0 +5 +2 +4   1Cu十HNO3——1Cu(NO3)2十2NO2十H2O   (3)据此,推断其它化学式的系数:反应式右边生成物多出2个N原子,故必须在反应式左边再增加2个HNO3才可使两边的N原子平衡,此时左边共有4个HN03,为使两边的氢原子数相等,右边H2O的系数应配为2,于是得: 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4)氧原子未作考虑,但所有系数均已确定了,故还得最后验证一下,若两边的氧原子平衡了,则方程式就可被确认配平。实际上上式的氧原于已平衡了,故得: 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五、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1、FeS2+O2 —— SO2+Fe2O3 2、Mg+HNO3 —— Mg(NO3)2+NH4NO3+H2O   3、NH4NO3 —— N2+O2+H2O 4、 FeS+KMnO4+H2SO4 —— K2SO4+MnSO4+Fe2(SO4)3+H2O+S↓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解书本上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单靠死记硬背去记忆。特别是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实验的变化过程,做好笔记,实验后学会总结和归纳,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咨询老师。课后的练习要化学考试,很多同学很苦恼。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想学好化学就要掌握当中的化学公式到位,多做题才能巩固学过的知识。

  • 高中化学不同反应的方程式归纳

    分解:2H2O 通电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高一化学方程式整理

    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   ④ 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   十二、 Cl-、Br-、I-离子鉴别:   1. 分别滴加AgNO3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   2. 分别滴加学习生涯,学生的压力就会逐渐增加。特别是化学,有些同学感觉化学学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 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   十三、 常见物质俗名   ①苏打、纯碱:Na2CO3;②小苏打:NaHCO3;③熟石灰:Ca(OH)2;④生石灰:CaO;⑤绿矾:FeSO4·7H2O;⑥硫磺: 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胆矾:CuSO4·5H2O;⑨石膏:CaSO4·2H2O;⑩明矾:KAl(SO4)2·12H2O   十四、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 铝与强碱的反应

  • 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及书写方法

    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2)“量”的含义 从宏观看,表示了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果反应物都是气体,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体积比。从微观看,如果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化学方程式还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   书写方法   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   1.反应物化学式写在左边,生成物化学式写在右边,中间用“=”相连接。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即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边配上必要的系数使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3.要注明反应所需要条件,如需要加热,使用催化剂等均需在等号上边写出。如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人们都应该知道它们的重要地位,在化学考试中,方程式需要两个以上条件时,一般把加热条件写在等号下边(或用Δ表示)。   4.注明生成物状态,用“↑”表示有气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气体),“↓”表示有难溶物产生或有固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固体)。   化学的学习需要大家耐心与努力,知识的汲取不是一天完成的,想要学的更多更扎实,就要付出相应的汗水。如果对于化学还有任何疑问,可以来沪江网交流学习,无论是初中化学还是高中化学,沪江网都有相应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