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在哪里考
考研专业课和公共课一样都是在所选择的报考点所分配的考场参加考试。
报考点的选择:对于应届生来说一般就是学校所在地区选择考点报考,往届生一般在户籍所在地或者工作地点报考,但是异地报考大多数省份一般需要三个月以上的社保证明,对于部分艺术类考生而言,因为专业课原因,初试阶段就需要到报考院校参加考试,考生在报名阶段需要密切关注报考点所在省份所在区域的网报公告,以及报考院校的网报公告,选择正确的报考点参加考试。
考研专业课和公共课一样都是在所选择的报考点所分配的考场参加考试。
报考点的选择:对于应届生来说一般就是学校所在地区选择考点报考,往届生一般在户籍所在地或者工作地点报考,但是异地报考大多数省份一般需要三个月以上的社保证明,对于部分艺术类考生而言,因为专业课原因,初试阶段就需要到报考院校参加考试,考生在报名阶段需要密切关注报考点所在省份所在区域的网报公告,以及报考院校的网报公告,选择正确的报考点参加考试。
考研时间为大四上的12月份,所以建议至少准备一年复习时间。先打好英语和数学的基础,专业课至少准备半年,政治可以暑假开始。特别是想冲名校、跨专业的同学,更要趁早。
需看考生所在区域及备考情况;相比北师大和华东师大,上师大会更好考;如果考生本科学校为中西部地区的非211学校(特别是二区的学校)则不好考(上师大地处上海)。
择业方式不同。定向研究生:入学时签定定向单位,毕业后回所签定的单位工作,即服从国家分配;非定向研究生:录取时不确定未来工作单位,享受国家规定奖学金,毕业服从国家就业指导。
一般在考研考试时间开始时的第二天上午考试(8:30-11:30),共计三个小时;考研考试时间一般在12月份倒数第一或第二个周末;报考2020年考研数学考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2日。
报考2019年考研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报考2020年考研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
在给大家介绍专业课的复习规划: 1、确定专业 结合已学专业课、自己兴趣、就业前景等,在4月前要确定好报考专业,了解专业知识体系、核心知识点。了解专业、院校等相关信息,搜集相关复习教材、书籍、往年考研专业课真题,确定参考书。同时收集相同专业不同院校真题、导师论著、往届考生讲义及笔记。 2、基础阶段学习 4月~7月的复习时间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跨专业的考生要以参考书为蓝本,从基础开始系统学习,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及逻辑结构,为知识建立框架,打好基础、扩展知识面,跨专业考研还要适度增加复习时间。本专业的考生以指定参考书为主,吃透书本、掌握章节的链接,做好笔记,将考研中专业课对于成绩影响是最大的,公共课考试内容全国统一出题考察,并且有明确的考试大纲,而院校的专业考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 3、强化学习效果 8月-9月是暑假,在这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内,强化学习效果。根据大纲考试要求,加强知识前后简的衔接,解决以前遗留问题,建立知识框架结构,掌握重难点,总结归纳知识要点;完成章节后习题。全面回顾复习内容,整理好思路。 4、提高总体水平 10月-11月,要把整体的专业知识提高上去
会是你考研路上的一大臂力。 历年真题 往年考研试题是大家必不可少对的复习资料,可以看出院校的出题模式、、范围、思路、重点,从而总结出做题的方法技巧,演练实战。但是往年专业课的考试真题一般只有少数院校才会公布,网络上可能会流传一些回忆版的真题,这些都可以作为参考。同时一些学院周围也会出售部分试题。一些考研机构也会出售部分院校专业的考试试题,但要注意甄别。 网上是搜集资料不错平台,上考研考试科目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每年的考试试题和考试大纲都有公布,公共课面的资料就是个大杂烩,自己要会筛选、甄别,各大高校的BBS、考研类的论坛都会有相应资料的分享。上面也有往届的学长学姐,可以跟大家多多交流,借用一些资料。对于考研来说,当年考试要求、参考书和往年的变化不大,在没有获得最新资料的时候,可以用往年的资料,在获得后再作相应调整。考研专业课考试就是一场信息战了,全面掌握信息才能取胜。
题为出发点从而延伸出各方面的脉络,然后形成完整的答案内容。也就是说,现阶段在复习巩固的同时,还要锻炼语言的组织能力。也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问题所考研来说专业课是最重要的,也是导师最看重的,而很多小伙伴的专业课并不扎实,更不用说一些跨考涉及到的知识点有逻辑的表达出来。着同样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练习准备。 四、保持状态,轻松上阵 万事俱备,只欠你的临场发挥。考试之前会很焦虑,这是人之常情。考试之前就看看真题就可以了,对自己还记不熟的知识点再巩固巩固,不要再做题了,做题做错了只会增加考试的不安感。要相信自己,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准备,会有一个好的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