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和地名在新闻里经常出现,那么如果你在备战德语考试,德语听力大家一定要好好注意。今天就来整理一些听力经常出现的难懂的或者是关键的词汇,希望大家记住这些单词你就可以知道这篇听力的大致意思了,...
看看德语电影,有助于了解德国文化,并且更好的激发学习的兴趣。 下面就让我们再来看看,英语有哪些可以助你迅速入门德语的知识吧: 德语和英语——本是同根生 德语和英语都属于西日耳曼语系,是欧洲语言体系中最相近的,因此可以在德语单词中学看到很多熟悉的英语身影:Information, Student, Kindergarten, Programm, Fisch……有的即使不认识,也能猜个大概吧?! 德语发音——比你想象中容易学 德语和英语一样,都是基本由26个字母构成的,除此之外,德语还有几个辩识度极高的字母:ä,ü,ö;而且德语单词的发音远比英语有规律哦。 当你熟悉了德语的发音规则,即使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也能够很快正确流畅地读出来。大声流利地朗读一篇德语文章(即时很多单词不认识),并不是不梦里的场景哦! 德语名词的阴阳中性——并不是毫无规律 很多人一提德语单词还分阴阳中性,就觉得德语很奇怪:为什么德语词汇里还要分阴阳中性啊?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太阳不是火辣辣的吗?为什么是阴性不是阳性?月亮不是清清冷冷的吗?为什么不是阴性,偏偏是阳性呢? 其实熟悉了德语之后,你会发现一个规律,以辅音结尾的德语单词,大部分都是阳性或者中性,而以元音结尾的单词,大部分都是阴性。那么,太阳(die Sonne)是阴性,月亮(der Mond)是阳性,就不那么“不可理喻”了吧? “繁复”的语法——其实存在固定结构 很多人一提到学习德语,就禁不住一撇嘴,德语好难哦,语法那么复杂,听说动词还要分开?英语就不是这样!对,德语有很多“可分动词”,分别位于句子的动词位置和句尾,往往让人看了会觉得德语语句是神一般的存在。 可是,当你掌握了可分动词在句子中的用法和结构,就会让整个句子井井有条,大有规律可循,德语的这种严谨和稳固,对于德语初学者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很省心的事吧? 德语的四格变位,其实能够让你更清晰地辨认出句子中的主语、宾语;复合词使得德语学习者能够事半功倍,使表达方式更加灵活。 从上述几点来看,德语是一门极富谨慎、规律的语言,大家真正接触德语之后,会得到更多乐趣哦!所以,大可不必害怕,只要多了解德语的特点,树立信心,多听多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学好德语不是难事。
化学是初中新增加的科目之一,很多同学刚刚接触化学的时候认为化学很难学,因为需要掌握的化学方程式很多。其实学习化学
化学是初中新增加的一门课程,很多同学在刚刚接触化学的时候会认为化学很难学,其实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化学
加上n·H2O。 举例:写出AI2(SO4)3和Na2CO3两种溶液混合,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⑴、根据水解原理首先写出水解产物: AI2(SO4)3+Na2CO3 ——AI(OH)3↓+CO2↑+Na2SO4 ⑵、因为要“谁弱选谁”,所以应选AI3+和CO32-。 ⑶、添加系数电荷等,因为AI3+带3个正电荷,而在AI2(SO4)3中有2个AI3+,所以有6个正电荷;CO32-带2个负电荷,要使“电荷等”,则必须在CO32-前加系数3,于是得到: AI2(SO4)3+3Na2CO3 —— 2AI(OH)3↓+3CO2↑+3Na2SO4 ⑷、“反应式中常加水”。因为生成物中有6个H,所以应在反应物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加上“3H2O”。这样就得到了配平好了的双水解反应方程式: AI2(SO4)3+3Na2CO3+3H2O = 2AI(OH)3↓+3CO2↑+3Na2SO4 (3)奇数配偶法 出现最多寻奇数, 再将奇数变为偶。 观察配平道理简, 二四不行再求六。 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步骤。该法的优点是能适应于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而且简捷、迅速,可直接加系数。对一些有机物(特别是碳氢化合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显得特别有效。但该法不适合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这种情况下,若用此法常常很麻烦。 解释: 1.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这两句说的是奇数配偶法的第一步。“出现最多寻奇数”的意思是说在反应式中寻找在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其中原子个数是奇数的一项;“再将奇数变为偶”的意思是说在找到的奇数前乘上一个偶数(一般是在分子前面加最小的偶数2)。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家在掌握了化学式的书写方式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成为学习化学的难点。配平化学方程式,需要在化学方程式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配平的化学方程式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表现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化学计算提供准确的关系式。
律法 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里再强调一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 2FeCl3+Cu=CuCl2+2FeCl2 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们之间不能反应。 3、口诀法 为了使化学方程式在使用时脱口而出,有时还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特点编成某种形式的便于记忆的语句,这化学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重要部分,但是化学方程式就叫口诀法。例如: ①Al2O3+2NaOH=2NaAlO2+H2O 本反应口诀为:二碱(生)一水,偏铝酸钠 ②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这个反应的口诀是:三铜八酸、稀,一氧化氮。口诀法的进一步演变就成为特定系数编码法,"38342"就是此反应的编码。很多的口诀大家自己可以编写。 记忆化学方程式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只有掌握了记忆的方法,才有可能在做题的时候进行完美的解答,无论是配平还是推导。所以上述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没用的人也能做点实事,比如一只眼睛看不见的鸡也能找到一颗谷粒。当然用大家更熟悉的说法就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09 Ist die Katze aus dem Haus, tanzen die Mäuse auf dem Tisch 猫儿不在家,老鼠放心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当老师父母不在的时候,孩子们往往就开始捣蛋。这句谚语使用很普遍,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shall play. 10 Pech im Spiel, Glück in der Liebe 赌场失意,情场得意。 本质上说这句话的人也是想求个心理安慰吧:我之所以没能中彩票,因为我正幸福地恋爱着呢。这句德语谚语来源于一句西班牙谚语:“你在赌场上春风得意,不幸可能就在家等着你。”(Suchst du Glück im Spiel, winkt dir zuhause das Pech) 谚语凝聚着一个民族古老的智慧,在德语中有着众多谚语,并且有很多和中文里的谚语意义相通。这些表达都十分有趣,各种转意有时候会让人忍俊不禁又心领神会。你会说了嘛?还想了解哪些德语知识点,我们可以一起来学习一下。
听懂再进行听写,否则写的时候会感觉很盲目。第二步是一句一句地听,一个词不差地写。不会的地方先空着,留到最后再修正。第三步是检查和总结。学习者要对照听力文本检查自己的听写,任何错误都不要放过。第四步是跟读模仿甚至脱稿复述,要尽可能地将所学习个词性就让人头疼了,各种用法云里雾里。但是如果你还是想学有的发音和语调贴近听写材料,这也大大地提高了语音的准确性和语感。 而泛听也是很重要的听力训练手段,它可以让人沉浸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对德语更加熟悉。我们可以利用早起、睡前、用餐或者路上的时间进行泛听,听力内容可以选择比自己语言水平高一点点的材料,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在泛听的时候,不会因为完全听不懂而做无用功。同时,要坚持
学习德语吗?听说德语和英语的相似度比较大,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觉得德语比较难学单点)。 5. 看没有字幕的德语电影。这样能挑战自己的听力,不用依赖字幕翻译。可能不是所有时候都听懂,不过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越懂越多。这是一个提高德语不常用词汇量的好方法,因为你可以听到不是每天都用的新鲜德语用语。 6. 写作。写什么不重要,写作就行。要有逻辑地写作,需要深入了解语言和语法,不过你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更熟悉语言。如果可以的话,找个德国人看看你写的文章,让他给你反馈。 可以写信、日记、影评或任何想写的东西 7. 看德语动画片。德语动画片可以很好提升你的德语能力,看看海绵宝宝德语版吧。 语言都不好学,不过决心要学德语的话,你能学好的。德语属于日耳曼语系,和丹麦语、英语、荷兰语同属一语系,花点时间你也可以学会德语!上文内容大家应该已经了解了,看看能不能学到学德语的有用方法。
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学好,也要记牢。高中的化学方程式内容分类很多,大家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