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俳是什么意思
汉俳(音pai,同徘徊的徘)又称俳句或俳律,是诗苑小型的律体诗,也是极轻捷的一种文学形式。人们说它源于日本,其实,“俳”却是地地道道的华夏艺术。
汉俳-特点
第一,体裁短小
全诗共十七字,可即事即情即景即感成诗,立马可就,易咏易记,雅俗皆宜。
如林林《圣多美即景》之四:瀑布绿岩上,宛如白发三千丈,气魄真雄壮。
之六:白鸳停树巅,欲上青天又茫然,飞回水藻边。
第二,抒情为主
体式虽小,但要情长味浓,使人读后深感芳郁酒前,爱不释手。
如陈大远的《绿》之一《窗前》:细雨辨无踪,瘦竹轻摇听有声,窗前次第青。
之二《街头》:“风过舞杨花,杨花偷迸铁窗纱,新绿照干家”。
第三,措辞奸巧
以言浅意雅为高,情境幽美为佳。
如张步学《洽川写意》之一:湖水碧连天,悠悠两排钓鱼竿,成败一线牵。
之二:小槐趁时栽,梦里一片白花开,蝶来香满腮。
第四,句子整炼
全诗十七字,三句段。第一句五字为首,第二句七字为腹,第三句五官为尾。575谱式,序不可变。
第五,昔韵和谐
一般耍句句用韵,一韵到底。也有只在首句与尾句押韵的。
如黄树则《作客农家》之二:彩壁红门窗,一家三代老农户,新添砖瓦房。
之五:开口不言老,老人手指白云下,只道改革好。
汉俳-排律
排律:长篇的律诗。一般是五言,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每首至少十句,多则有至百韵者。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亦可隔句相对,称为扇对。
元 杨士宏 编《唐音》始列“排律”一目,后世因之。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排律诗》:“按排律原於 颜 谢 诸人, 梁 陈 以还,俪句尤切, 唐 兴,始专此体,而有排律之名……大抵排律之体,不以锻鍊为工,而以布置有序、首尾通贯为尚。” 《红楼梦》第七六回:“咱们两个都爱五言,就还是五言排律罢。”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近体一篇,为句凡八,句必属对,音必相间,其溢於八者为排律……排律之长者,韵可纍百,是为长排。”
由于按照一般律诗的格式加以铺排延长而成,故称排律,又叫长律。 排律和一般律诗一样,要严格遵守平仄、对仗、押韵等规则,但它不限于四韵,每首最短五韵十句,多的长达五十韵(一百句)甚至一百韵(二百句)以上。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用对仗;各句间也都要遵守平仄粘对的格式。由于限制过多,容易显得堆砌死板,历来极少名篇。
排律一般是五言,七言极少。五言排律由汉魏六朝五言古诗演化而来。刘宋时谢灵运的《湖中瞻眺》、梁代庚信的《奉和山池》,已具排律雏形,但体制较短,限于五韵十韵。杜甫以后,方告成熟,体制渐长,声律愈工,中唐白居易的《代书诗寄微之》竟长达一百韵。韩愈、孟郊等更用联句形式演为长篇(如《城南联句》),形式更加工巧,内容却日见贫乏。
排律之中,还有一种试帖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所以也叫“赋得体”),并限定韵脚,为科举考试所采用。
汉俳-温总理与汉俳
温家宝东京作汉俳——融冰化春水
特写:温家宝东京即席作汉俳——融冰化春水
中国总理温家宝2010年5月30日抵达东京开始为期三天的访日行程。当晚,日中友好七团体和侨界四团体为温家宝举行欢迎晚宴。在晚宴上,温家宝即席作汉俳一首:
融冰化春水,
雨过青山分外翠,
大地生葳蕤。
2007年,温家宝对日本进行“融冰之旅”,访问期间,他就曾作过一首汉俳:
和风化细雨,
樱花吐艳迎朋友,
冬去春来早。
汉俳-欣赏
泉
缓流石根岩
淡泊叮咚翠峦间
陶醉不知倦
雾凇
生不妒丹霞
朔气玉树凝银甲
近呵扑蔌化
诗人采风
足迹印山川
颗颗诗果装行囊
落卷有余香
水仙
冷冽水石间
品洁香远脱俗颜
疑一仙下凡
竹
牵手悬石门
叶疏影瘦根须深
雾雨抖精神
秋
硕果缀枝头
翠叶浓浓掩红楼
好个醉金秋
雾凇
冬晨曾几度
雪路两岸银妆树
点红觅无处
银杏树
铁叶笑傲天
栉风沐雨几千年
沧桑眉宇间
秋夜
窗外菊花黄
稻海翻浪溢饭香
梦中正农忙
老黄牛
无喜也无愁
一钩新月泥里走
汗水写春秋
修身
处事行须正
人心叵测幽谷深
标尺是良心
养性
淡泊平常心
冷洌水仙人一品
香清人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