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暴力的意思及反义词
媒体暴力”(Media violence)一般被认为是包括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在内的媒体含有或刊登暴力内容,并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而另外一种则是“媒体本身的暴力”,指媒体及其从业者利用媒体本身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话语权优势对新闻当事人或被波及的人群所实施的一种暴力行为。
媒体暴力-现象
媒体暴力
中国人最早接触到的国内“媒体暴力”事件中,最令人唏嘘的,也许莫过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皇后阮玲玉之死。对于阮玲玉来说,“戏如人生”几乎是一句谶语,阮玲玉在标志着她电影艺术的巅峰之作《新女性》中,出演剧中女主角韦明。而当年他们欲假电影抨击的事情,却偏偏发生在了阮玲玉的身上。和剧中女主角一样,把阮玲玉逼上最后绝路的,正是“媒体暴力”。
1999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哥伦比纳高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乃至整个世界的血腥屠杀事件,主角哈里斯和克莱伯德是两名18岁的中学生,他们在校园里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并造成23人受伤,然后他们举枪自杀。据报道,他们都是射击游戏《毁灭公爵》的狂热爱好者。在一盘摄于大屠杀事件之前一年的录像带里,哈里斯和克莱伯德穿着军用雨衣,模仿着《毁灭公爵》的模式,这与后来发生的真实事件惊人地相似。
2004年10月13日,许多媒体都在重要位置刊出这样一则消息;《日本九名青年集体自杀》,报道说,警方怀疑这九名自杀青年是通过互联网募集的自杀同伴,并介绍说,日本已多次发生类似事件,一些年轻人通过网络达成自杀协议,然后到一个地点集体自杀。2003年日本此类自杀案件上升到12件,人数达到34人之多。
2004年上半年又发生了5次自杀事件,自杀人数已经达到11人。报道说,日本有众多讨论自杀的网站,此类网站普遍用黑色作为网页背景,聊天室内充斥着如何最好地结束生命等话题。甚至有的网站还出售用于窒息死亡的各种用品。互联网传播迅速与信息复杂等的特点,使其正在成为“媒体暴力”的集中地。
媒体暴力-形式
媒体暴力的种类可分为两种形式:
一、真实暴力,即指媒体对城市骚乱、示威游行、政治暗杀事件、战争场面、凶杀、爆炸、强奸、抢劫等暴力案件的报道。
二、幻想中的暴力,即指在一些影视剧和娱乐节目中存在的暴力场景,如在电视剧里大量存在的暴力镜头,一些儿童节目中出现的暴力游戏等。
媒体暴力-影响
话剧《爆玉米花》剧照
媒体暴力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之所以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很多人相信媒体暴力对社会中的现实暴力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而研究人员的大量调查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一些调查显示,偏爱暴力娱乐的儿童和年轻人比起那些很少看暴力片的孩子进攻性指数要高得多。研究者也通过调查电视引入前后社会的变化来探求媒体暴力和真实生活中的攻击性行为之间的联系。
观察、模仿
一项调查发现,在因暴力入狱的男性犯人中,有1/4到1/3的人承认他们在犯罪时有意识地模仿电视中的暴力犯罪手段,这些由现实暴力主体提供的说法也许更令人信服。
暗示、激发
杀人游戏之媒体暴力
一些研究者认为,媒体暴力激起或暗示了人们的进攻性思想感表,进而促成了暴力行为的实施,个体想要出击的愿望被媒体画面证明是正当的,因为在画面中无论是英雄还是坏蛋都使用暴力复仇,并且常常没有对错和结果。
虚拟参与
2004年5月25日,四川省某市三个嗜好上网玩“杀人游戏”的中专生为了验证自己“胆量有多大”,将一个露宿街头、靠乞讨为生的流浪儿残忍地杀害了,并在后来接受警方审讯时,对流浪儿的无辜死亡极其冷漠,没有丝毫忏悔之心。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媒体对于暴力的过度渲染,影响和促进了现实社会的暴力现象,其对社会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媒体暴力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尤其严重。
其他
媒体暴力不仅会危害未成年人,同时也会影响一些对事物缺乏判别能力、缺乏道德约束和自我控制力的成年人。连篇累牍的媒体暴力会给观众营造出一种虚拟的社会氛围,让人们认为真实的社会就是这样充满了暴力、凶杀和色情,媒体把本是社会生活汪洋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和一滴水的暴力行为聚焦放大,大量的“媒体暴力”无异于向受众宣告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社会的存在,这加剧了人们对暴力的麻木感与宽容度,削弱了公众的辨别能力和对社会的批判精神。
媒体暴力-如何消除
“暴力”背景下的媒介素养
媒体暴力
美国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范围较广的国家,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1、增加家长与孩子的交流;
2、家长与孩子一同看电视;
3、转移孩子们对电视的兴趣,如鼓励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发展个人爱好、加强人际交往等;
4、让高科技成为帮手,利用技术手段过滤和屏蔽电视与互联网中的暴力、色情等不安全内容;
5、对媒体暴力的生产者施加压力,批评媒体的不当之举。
对媒体的制度约束
1、制定媒体暴力的标准,控制媒介暴力最关键的问题是制定媒体暴力的标准。为综合评价电视暴力的程度,七十年代以来,国际暴力研究较多地采用了暴力指数的测量办法。暴力指数由三种直接观察的资料组合起来:暴力的普及率、暴力比例和暴力角色。使用暴力指数可以有效地评价某个地区的节目的暴力情况。
2、以年龄为基础的“内容分级制”,也就是限定儿童不宜接触的内容。“分级制”的实质是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分开。在大众媒体面前,儿童不可能与成人一样很好地理解和接受媒介信息,所以一些国家积极倡导以年龄为基础的媒介内容分级制。
3、完善立法、制定实施细则,对禁止什么、怎么禁止、谁来禁止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第一,应该考虑制定媒介暴力标准的问题,对青少年有不良影响的媒介暴力应该让媒体工作人员、家长和社会有所了解。
第二,应该考虑内容分级的问题,包括分级标准和实施办法等。
第三,应成立专门委员会等机构来定期审查针对未成年人的媒介内容。第四,对家长及监护人加强宣传教育,控制媒介暴力、色情内容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