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崎肠杆菌的意思和发音
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是肠杆菌科的一种,1980年由黄色阴沟肠杆菌更名为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茵血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截止2011年,微生物学家尚不清楚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来源,但许多病例报告表明婴儿配方粉是发现的主要感染渠道。
阪崎肠杆菌 - 概述
阪崎肠杆菌 (E.sakazakii)是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种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属肠杆菌科肠杆菌属,是肠道正常菌丛中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人和动物致病。在1980年之前一直被称为黄色阴沟肠杆菌。随着对该菌认识的加深,根据阪崎肠杆菌与阴沟肠杆菌DNA、DNA杂交、生化反应、色素产生和抗生素敏感性的不同,研究人员对该菌的分类提出了质疑。
1961年,Franklin等首次报道了2例由阪崎肠杆菌引起的脑膜炎病例。以后相继在世界范围内 (美 国、冰岛、荷兰等国家)报道了一系列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
1976年Steigerwah等发现肠杆菌属菌株可分为与“黄色素存在或缺失”相关的两种不同的DNA杂交群。
1977年Brenner等发现可根据D一山梨醇产酸和延迟产生脱氧核糖核酸酶 区分产色素和不产色素的菌株。
1980年Farmer 等建议对产黄色素的阴沟肠杆菌重新分类,在同一篇文献中Farmer等指出通过DNA—DNA杂交他们发现阪崎肠杆菌之 间DNA一致性可达83%一89%, 而阪崎肠杆菌与阴沟肠杆菌的DNA共有序列只有31% 一49%。
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并且可引起神经系统后 遗症和死亡,该菌感染引起的死亡率高达50% 以上。截止2011年,虽然还不能确定阪崎肠杆菌的宿主和传播模型,但在一些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的调查中发现婴儿配方粉是主要的感染渠道。
阪崎肠杆菌 - 生物学性状
培养特征
阪崎肠杆菌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不高, 能在营养琼脂、血平板、麦康凯 ( Mac Conkey,MAC) 琼脂、伊红美蓝琼脂、脱氧胆酸琼脂等多种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所有的阪崎肠杆菌都能在胰蛋白酶大豆琼脂 上36℃快速生长,24小时后形成直径2~3 mm的菌落;25 ℃生长24 h 后形成直径1 ~1.5mm的菌落, 48小时后形成直径2~3mm的菌落。Farmer等发现阪崎肠杆菌在结晶紫中性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平板上首次划线分离时,生长24小时后可生成2种或2种以上的菌落形态,一种干燥或粘液样,周边呈放射状,用接种环触碰可发现菌落极富弹性; 另一种是典型的光滑型菌落,极易被接种环移动。截止2009年,尚不清楚这两种不同的菌落是否存在毒力和其它表型上的差别。Farmer等发现在TSA平板上培养24小时后, 所有的阪崎肠杆菌都产生大量的沉淀物,像是包含团状细胞和无定形组织 。
生化反应
Muytjens 等研究了阪崎肠杆菌和相关菌株的酶反应特点。在对229株 (其中129株是阪崎肠杆菌) 细菌的研究中发现阪崎肠杆菌和其它肠杆菌之间存在两个主要的不同:阪崎肠杆菌a-葡萄糖苷酶活性均为阳性,其它肠杆菌均为阴性(包括产气肠杆菌 )、 阴沟肠杆菌、成团肠杆菌;所有试验菌株中只有阪崎肠杆菌缺少磷酰胺酶。
1985年Farmer 等又检测了57株阪崎肠杆菌,其中53株a -葡萄糖苷酶活性为阳性。由此认为,a-葡萄糖苷酶是用来快速区分阪崎肠杆菌和其它肠杆菌的可靠方法。1983年Aldova等评估了从捷克斯洛伐克分离的73株阪崎肠杆菌吐温80脂酶的活性,结果显示97.3%的菌株含有该酶。
1984年Postupa和 Aldova 研究了从奶粉和婴儿配方粉中分离到的6株阪崎肠杆菌,发现所有的菌株在25℃和3 7℃培养7d 后都产生吐温80脂酶。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阪崎肠杆菌的生化反应 与阴沟肠杆菌相似。在鉴定阪崎肠杆菌时需注意,该菌总是氧化酶阴性、D一山梨醇阴性、产生吐温80脂酶、细胞外DNAse阳性并形成黄色菌落。
抵抗力
Nazarowec-White等的早期研究认为婴儿配方粉中阪崎肠杆菌的污染与该菌的高度耐热性有关。然而,Breeuwer等研究发现阪崎肠杆菌并非具有特殊的耐热性,但能耐受一定程度的渗透压和干燥。无论是Nazarowec.White等还是Breeu.wer等人的研究结果都证明,阪崎肠杆菌的耐热性不足以使该菌经标准的巴斯德消毒后幸存,产品的污染很可能发生在干燥和罐装阶段。与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相比,阪崎肠杆菌对渗透压和干燥具有更高的耐受力,这很可能与细胞内大量的海藻糖酶有关。
Edelson.Mammel和Buchanan研究了人工污染阪崎肠杆菌(根据生产商推荐的冲调方法, 配方粉稀释液阪崎肠杆菌浓度约为106 CFU/m1 ) 的婴儿配方粉长期存放时细菌的生存态。在将近一 年半中配方粉室温放置在一个密闭的带盖瓶子中,定期从中取样做定量检测,在 最初的5个月内,阪崎肠杆菌活菌数量下降了2.5 log CFU/ml (从6.0 log CFU/ml下降 到3.5 log CFU/m1),每月约下降0.5 log CFu/m l。随后的1年内阪崎肠杆菌活菌数量 又下降了0.5 log CFU/ml,终浓度约3.0 log CFU/ml。该结果证明阪崎肠杆菌能在婴儿配方粉中长期存活。
增殖能力
阪崎肠杆菌的传代时间在6℃,21℃,37℃分别是13.7 h,1.7h,19~21mi n。对阪崎肠杆菌进行危险性评估发现,与本底相比,25℃放置6 小时该菌的相对危险性可增加30倍;25℃放置10小时可增加30000倍。
因此,即使婴儿配方粉中只有极微量的阪崎肠杆菌污染, 在配方粉食用前的冲调期和储藏期该菌也可能会大量繁殖。2004年2月FAO/WHO在日内瓦召开的婴儿配方粉中阪崎肠杆菌专家研讨会上提出婴儿配方粉中微量的阪崎肠杆菌(<3 CFU/100g ) 污染也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所以,对奶粉和婴儿配方粉的加工制作过程、家庭、医院的灭菌过程以及婴儿配方粉的储存和食用等关键控制点进行严格管理,是减少该类产品潜在危险性的重点。
毒力
国际上对阪崎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和致病性知之甚少。Pagotto等在2003年首次描述了某些阪崎肠杆菌可能产生一种毒力因子一类肠毒素样化合物。组织培养发现一些菌株可产生细胞毒效应。腹腔注射剂量达108 CFU/只时,18株试验株均可在3d内导致哺乳期小鼠死亡。经口灌胃,只有2株能引起哺乳期小鼠致死性损伤。SK92 ( 肠毒素阳性) 和 MNW6 (肠毒素阴性) 腹腔注射致死剂量最小而在最大口服剂量时仍不能引起小鼠的致死性损伤。 由此看来, 阪崎肠杆菌之间的毒性存在明显不同,而且,某些菌株可能是非致病性 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与细菌在胃的酸性环境中存活能力有关。[2]
阪崎肠杆菌 - 生态分布
奶粉中的发现
婴儿配方粉的污染在多起阪崎肠杆菌感染的调查研究中发现, 阪崎肠杆菌脑膜炎和婴儿配方粉紧密相关。
1988年,Muytjens等检测了从35个国家收集的141种婴儿配方 粉, 其中从13个国家的20种抽检样品中分离到阪崎肠杆菌 (14.2%)。定量检测结果显示阪崎肠杆菌阳性样品的污染水平很低, 除5种样品外,其他均低于1 CFU/100g ( 0.36~0.92 CFU/100g )。1983年Muytjens等从冲调好的配方奶中分离到阪崎肠杆菌,然而没有从冲调用的水和配方粉中分离到该菌。1984年Postupa和A ldova 从捷克斯洛伐克的配方粉 中分离到2株阪崎肠杆菌。
1990年Clark等调查了2起不相关的院内暴发的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在每起暴发中,都同时从病人和婴儿配方粉中分离到阪崎肠杆菌。采用多种分型方法(质粒分析、耐药 谱、染色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核糖体分型和多位点酶切电泳) 对各株阪崎肠杆菌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各分型方法不同,但在同一暴发事件中,从病人和配方粉中分离到 的阪崎肠杆菌具有相同的特征。
2001年4月美国田纳西州发生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后,医务人员与田纳西州健康和疾病控制中心协同对感染源进行了调查。对同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49例其他婴儿进行筛检,结果从10例婴儿体内分离到阪崎肠杆菌。为了查清感染源,研究人员对冲调配方粉的无菌水、 已开罐的婴儿配方粉、同一批次未开罐的婴儿配方粉、 用于冲调配方粉的用品等进行微生物学检测。无菌水和冲调用品阪崎肠杆菌检测为阴性,从未开罐和开罐的婴儿配方粉中分离到 的阪崎肠杆菌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与从脑膜炎患儿中分离到的相同。事件发生后,生产厂家在卫生部门的监督下收回了同一批次的所有产 品,并对生产该批奶粉的工厂进行停产整顿。这是第一次因阪崎肠杆菌污染引起商业婴儿配方粉被广泛召回的报道。
2002年Block等报道了1999年12月至2000年月耶路撒冷一家医院发生的一起早产儿硝酸盐阴性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在这次感染中分离到的阪崎肠杆菌PFGE图谱完全一致,但 与1993年~1998年的分离株不同。该菌没有从婴儿配方粉中分离出来, 但是从已冲调的配方奶和厨房的搅拌器中分离到。停止使用该搅拌器后,对其重复进行阪崎肠杆菌检测发现 至少5个月内仍可分离到阳性菌株,Block等因此认为搅拌器的阪崎肠杆菌污染可能来自该次感染事件发生之前使用的某批次的污染产品。更换使用另一厂家生产的婴儿配方粉,并隔离已感染的患儿后,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
2011年12月23日,美国密苏里州2名婴儿食用美国强生婴幼儿配方奶粉后生病,其中一名婴儿不幸死亡,知名连锁商场沃尔玛决定全面下架该款奶粉,美强生则称奶粉出厂时未验出细菌,无安全问题。婴儿生病原因为感染阪崎肠杆菌。[3]
环境分布
婴儿配方粉在制造过程中要经过巴斯德消毒,阪崎肠杆菌经过这样的处理后不可能继续存活。因此,终产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污染很可能是来自厂房环境、巴斯德消毒后添加热敏感性微量元素的过程或配方粉的冲调期。
对环境中阪崎肠杆菌的分布情况知之甚少。1990年Muyqens和Kollee为了解环境中阪崎肠杆菌的发生率,对其进行了广泛调查,抽检样品包括地表水、土壤、泥浆、朽 木、谷类、家畜、牛、生牛奶等,但未从抽检的样品中分离到阪崎肠杆菌。2002年Leclercq等从奶酪、碎牛肉、腊肠和蔬菜中分离到阪崎肠杆菌,但目前仍不能确定该菌的自然宿主。
2003年Hamilton等从厩螫蝇中肠中分离到阪崎肠杆菌,据此认为厩螫蝇幼虫肠道是阪崎肠杆菌的环境宿主之一。厩螫蝇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以牛、马、狗、猪和人等的血液为食, 在牛、猪或马的养殖场所可见该蝇,在牛棚更常见,这使牛奶的污染成为可能。流行病学研 究发现厩螫蝇的地理分布和阪崎肠杆菌感染直接相关。国际上已有从实验室果蝇肠道内分离 到阪崎肠杆菌的报道。美国一家疫情控制公司的技术报告中记载舍蝇中存在阪崎肠杆菌,但没有确切记录该菌究竟是在舍蝇体内还是体外。Hamilton等从以上报道推测昆虫很可能是阪崎肠杆菌的环境宿主。该结论意味着,为了从根本上减少阪崎肠杆菌的污染,除了要在生产 和产品使用期间实施各项控制措施外,还要在医院和生产环境中加强对蝇的消杀工作。
2004年Kandhai等从9个工厂和16个家庭(餐桌) 取样147份进行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检测 结果显示不同的环境检出率各不相同,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阪崎肠杆菌从奶粉、谷类、巧克力、马铃薯粉、意大利面食加工厂和家庭环境中的检出,为该菌在环境中的广泛分布提供 了强有力的证据。在设计预防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的措施时,应该考虑到阪崎肠杆菌环境 分布的广泛性。
阪崎肠杆菌 - 致病性
阪崎肠杆菌感染的大多数病例都是婴儿,特别是早产儿、 出生体重偏低等身体状况较差的新生儿。感染主要引起脑膜炎、脓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阪崎肠杆菌引起的脑膜炎常引起脑梗塞、脑脓肿、 囊肿形成和脑室炎等并发症,并且可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或迅速死亡。除了感染新生儿外,该菌偶尔还可引起成人局部感染和菌血症等。
新生儿感染
1.新生儿脑膜炎
1961年,英国的Franklin等首次报道2例由阪崎肠杆菌 (当时被描述为产黄色素阴沟肠杆菌) 引起的脑膜炎病例。2名婴儿2d内先后死于无显著特征的感染 性疾病,在脑组织中发现了病理变化。1965年丹麦的Joker等报道1例新生儿病例, 该患者在出生后4天内身体状况良好,4天后出现脑膜炎症状,并出现脑脓肿和脑积水等并发症。经Urmenyi 和Franklin会诊后Joker判定分离到的细菌是一种“不常见的肠杆菌”,与Frank lin等从2例新生儿脑膜炎患儿脊髓液中分离到的细菌大致相同。
1981年,Kleiman等。加报道了美国印第安那州1名由阪崎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病例,在针对该患儿的病例研究中,研究人员确定了阪崎肠杆菌的致病性。被阪崎肠杆菌感染的患儿原本是健康的5周龄婴儿,入院时,该患儿易激惹但无发热症状,无尿道 、 胃肠道或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不良症状。患儿用氨比西林和庆大霉素治疗21天后出院 ,2个月后,患儿头围迅速增大,必须实行引流手术,患儿健康恢复缓慢并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由于阪崎肠杆菌是1980年重新命名的,所以在脑膜炎的诊断方面仍是一种不为人熟悉的细 菌。1983年Muytjens等重新分析和评估了血液和脑脊液中的肠杆菌,研究发现了8例阪崎肠杆菌引起的脑膜炎,其中6例新生儿死亡,2例患儿康复,但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同时,报道了该菌引起的新生儿小肠结肠炎和4例婴儿菌血症。1985年Naqvi 等报道了1例出生21d的阪崎肠杆菌脑脓肿患儿,该患儿随后出现脑积水,经血管分流手术后存活下来。
2. 新生儿菌血症
1979年Monroe和Tif t首次报道了阪崎肠杆菌感染但无脑膜炎症状的新生儿菌血症。感染发生在患儿出生后6d,用氨比西林治疗后疗效显著。
1984年Arseni 等报道了1例早产儿由于阪崎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致命性菌血症。该事件发生的1个月内,同一新生儿护理室的11名其它新生儿也相继出现了严重的脓血症,其中4人死亡。
1990年Noriega等从出生6个月院内感染菌血症的婴儿体内分离阪崎肠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 ( Leu conostoc mesenteroides )。在病原菌确定后,用氨比西林和庆大霉素治疗,患儿幸存。
3.新生儿小肠结肠炎 2001年Acker等报道了比利时一家医院NICU中阪崎肠杆菌引起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暴发事件,1998年6~7月共12例新生儿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其中一对孪生兄弟因病情严重不治而亡。
成年人感染
大多数文献报道的阪崎肠杆菌感染都是新生儿。然而,也有成年人阪崎肠杆菌感染的报道。1982年Gimenez等报道了由阪崎肠杆菌感染引起的1名76岁老人尿脓 血症。1985年Pribyl 等从1名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部位分离到3种细菌,其中包括阪崎肠杆菌。1991年Hawkins等报道了由阪崎肠杆菌引起的成人菌血症。上述3例成人患者分别用氨曲南、氨比西林和庆大霉素、头孢曲松治疗后康复。2001年,Lai等报道了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医学中心1995年~1996年4例成人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在这4名成人患者中, 有2名患肺炎,2名患菌血症。尽管使用抗生素治疗,仍有3名患者死亡。2002年Denniso n等从1名64岁的外周血管病患者的伤口上分离到阪崎肠杆菌。2002年Ongradi等报道了阪崎肠杆菌引起匈牙利1名26岁女患者阴道感染。
阪崎肠杆菌 - 药物敏感性
一般说来,与肠杆菌属其它细菌相比,阪崎肠杆菌对常用的抗菌药更敏感。1985年对195株阪崎肠杆菌进行体外实验表明阪崎肠杆菌对先锋霉素I和新诺明之外的所有试验用药敏 感,且该菌是唯一对氨比西林敏感的肠杆菌。1987年Arseni等报道了在同一NICU内11例婴儿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4名婴儿患有严重的脓血症,1例患有脑膜炎,尽管采用抗生素治疗,仍有4名患儿死亡。分离到的阪崎肠杆菌对氨基羟丁基卡那霉素A(即:抗菌素BBK 8) 和托普霉素耐药, 但对庆大霉素敏感。虽然阪崎肠杆菌的最佳抗生素治疗方法尚未确定,但在大多数早期报告的病例中都是应用氨比西林和庆大霉素联合疗法。1988年Willlis和Robinson把这种联合疗法称为“阪崎肠杆菌治疗的金标准”。
1983年Muyjens等对阪崎肠杆菌引起的8例新生儿脑膜炎和脓血症病例进行分析,发现虽 然所有菌株在体外试验中均对氨比西林、庆大霉素、氯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 但8例患儿只有2名经治疗后幸存。考虑到上述药物治疗效果不好, Muyjens等建议使用最低抑菌浓度较小且能渗入脑脊液的B一内酰胺类药物如头孢羟羧氧酰胺(拉氧头孢) 或头孢噻肟作为治疗阪崎肠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代替常见“氨 比西林和庆大霉素”联合疗法。
早期文献报道的阪崎肠杆菌对各种抗生素都敏感,但自1987年以来,有关该菌耐药性的报道不断增加。2002年Dennison等从1名64岁患者伤口上分离到的阪崎肠杆菌药物敏感性与早期文献报道的相差甚远,该菌具有多重耐药性, 包括氨比西林、庆大霉素和头孢噻肟,但对环丙沙星(MIC<0.5μg/m1 )、亚胺培南、妥布霉素和甲氧苄氨嘧啶一磺胺甲异恶唑敏感。2002年在Block等报道的感染事件中,系统性头孢噻肟治疗对脑膜炎和菌血症有效,但对降低肠道细菌携带者的带菌 况没有可见的疗效,1 名携带 者在住院治疗18周后阪崎肠杆菌检测仍然呈阳性。所有临床患者、携带者和环境分离株氨比西林MIC均低于4mg/L 。临床分离株对除头孢唑啉之外的所有试验用药敏感,包括新一代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碳青霉烯类、氟化奎林酮类、 氨基糖甙类、四环素、 甲氧苄氨嘧啶一磺胺甲异恶唑和氯霉素。所有分离菌株均为B一内酰胺酶阳性, 该结果与头孢唑啉耐药相符合,但 分离到的菌株对新一代头孢菌素敏感。
针对阪崎肠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近来相关文献建议采用碳青霉烯类或新一代头孢霉素 (如头孢吡肟) 和其它药物联合疗法。对于某些对氨基糖甙类和甲氧苄氨嘧啶一磺胺甲异恶 唑仍然敏感的阪崎肠杆菌,可以把该类药物作为第二线治疗方案。总之,阪崎肠杆菌感染的合理治疗方案仍需根据临床诊断和细菌的药敏试验。
阪崎肠杆菌 - 检测标准
阪崎肠杆菌已引起世界多国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我国奶粉检测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和微生物三大类,而阪崎氏肠杆菌是微生物检测中的关键内容,技术细节见中国2005年5月通过的标准《SN/T 1632.3-2005 奶粉中阪崎肠杆菌检验方法 荧光PCR方法》,标准规定必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阪崎肠杆菌 - 控制方法
1、制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微生物标准,建立有效控制措施,将其危险性降低到最低。
2、制定加工、使用和操作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导则,研究降低阪崎肠杆菌污染水平的方法,在生产环境和配方奶粉中降低阪崎肠杆菌的浓度和流行的危险性;为高危人群生产较大比例的商业无菌配方替代产品。
3、制定有效的环境监测计划,将肠杆菌科而不是大肠杆菌作为工业生产线的卫生指标菌。
4、建立实验室监测网络,对阪崎肠杆菌的来源、传播途径等进行调查研究;加强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包括生态学、分类学、菌株毒力等。
5、用商业无菌液体或开水冲调配方食品,喂养婴幼儿后剩余的调配食品应放置冰箱保存,并在食用前再加热。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加强对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技术及控制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以保证婴幼儿群体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