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新世的意思

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始新世的意思及读音、始新世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金8于2016年5月19日添加。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始新世(Eocene)之名,字源来自希腊文εω(eo,黎明)和καινος (caenos,新),指的是现代哺乳动物群出现的开始。始新世常被划分成早期(距今5,780万∼5,200万年)、中期(距今5,200万∼4,360万年)和晚期(距今4,360万∼3,660万年)。始新世早期最令人受到注意的是,原始的现代哺乳动物的出现。始新世结束于一个被称作Grande Coupure (the "Great Break" in continuity)的大型生物集群灭绝(extinction event),此一事件可能有关于一或数颗的大火流星(bolide)撞击西伯利亚并且造成现在的契沙比克湾(Chesapeake Bay)。

详细解释

  地质年代

  古生物学家把地球的历史划分成不同等级的地质年代。最高一级被称为“宙”,包括显生宙和隐生宙。宙之下又分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之下是纪(比如著名的寒武纪和侏罗纪),纪之下是世。始新世在地质年代体系中位于显生宙新生代第三纪之下,持续时间约为距今5500万年前到距今3370万年前。 从词源学上讲,始新世(Eocene)的意思是“近代生命的黎明”。最开始的时候,它被认为是新生代的起始。后来,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才显示,古新世是比它更早的一个时期。从古新世到始新世,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已经基本上完成,形态与今天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的进化与繁衍是地球进化的主旋律。 在始新世时,北大西洋板块的裂缝将北美和欧洲分成了两部分,南美大陆与南极大陆也不再完全相连。印度和苏格兰经历着造山运动,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海水覆盖了非洲、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地区。 当时,地球上的气候温暖宜人,热带棕榈植物甚至向北扩张到了伦敦盆地。不过,从当时北半球热带和亚热带地质特征交相出现的情形来看,那时候这些地区的温度并没有现在热带地区的温度高,但降水却极为充沛。温暖的气候为哺乳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许多现代哺乳动物都能够在始新世找到自己进化上的祖先。 在始新世,从远古的蹄兽类进化出了现代的有蹄类动物,如始祖马、始祖貘、貘犀等,还包括一些目前已经灭绝了的有蹄类动物如王雷兽、恐角兽、爪兽等等。最开始的时候,这些有蹄类动物的体形都非常之小,充其量相当于现代的家犬,但进化到后来,它们中的一些却变成了块头比现代的非洲象还要大几倍的庞然大物。不过,在始新世过渡到渐新世的过程中,这些远古巨兽几乎都灭绝了。 始新世的另一个哺乳动物的庞大家族是啮齿类动物。从遗留下来的动物化石估算,啮齿类动物与有蹄类动物一道,占据了当时地球上哺乳动物群的半数以上。原始的食虫目动物进化出了近代蝙蝠的祖先,作为现代狐猴和眼睛猴祖先的灵长类动物开始在丛林里栖息繁衍。在海洋中,出现了第一批水生哺乳动物,如鲸和海牛。在空中,飞翔着同现代的鹰、鹈鹕、鹌鹑和秃鹰几乎没有差别的各种鸟类。同时,由于当时的肉食哺乳动物还没有那么强的掠食能力,地面上还生活着许多不能飞行的巨型鸟类,它们的身高可以达到两米以上。 在始新世,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四周完全被海水所包围,这使得它们独立进化出了一个与欧洲、亚洲和北美都有所不同的生物群。

  地层

  始新世形成的地层称始新统,位于古新统之上、渐新统之下。1833年,英国的C.莱伊尔根据地层中含现代种属的百分比,将第三纪分为始新世(1%~5%)、中新世(20%~40%)和上新世(50%~90%)。最初的始新世的下部曾经包括后来被W.P.夏姆珀命名的古新世的那部分;上部则包括后来被E.von贝利希命名为渐新世的那一部分。始新世时,现代哺乳动物的所有门类都已出现,其地层在世界上广泛分布。

  在西欧将始新世从老到新划分为斯巴纳阶 、居依西阶、留切脱阶、巴托尼阶和留第阶。在北美,从老到新包括华沙溪阶、勃里吉阶、犹因他阶和杜契斯阶。早始新世的动物群实际上就是在古新世的基础上增加了较新的类型,古老的古新世种属则逐渐绝灭。始新世的开始以奇蹄类和偶蹄类动物的出现为标志。许多现代鸟类也出现于始新世。始新世时气候温暖潮湿,温带和亚热带森林广泛分布。

  生物种类

  大量的现代哺乳动物化石最早出现于始新世早期。在始新世开始之初,一些新哺乳动物群到达北美。这些原始的哺乳动物,如偶蹄类动物,奇蹄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特征是细长的四肢,有抓取物体的能力,可以透过鉴别牙齿来区分它们的食性。且基于牙齿尺寸的关系,始新世的哺乳动物的体型只有原始的古新世哺乳动物的百分之六十。

  长颈鹿科

  长颈鹿科(Giraffidae)萨摩麟(Samotherium)与山西兽一样同属于古长颈鹿。萨摩麟在眼的后部有对角,口鼻部很长,嘴呈圆形;臼齿齿冠很高,适合侧边咀嚼,与牛和羊相似,都适合吃草,因此它应该是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萨摩麟属于偶蹄类(Artiodaclyla)的反刍亚目(Ruminantia),反刍亚目包括鼷鹿类、鹿类和洞角类。它们从始新世晚期开始出现,到中新世开始繁盛成为分布最广、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有蹄动物。

  犀亚科

  犀亚科(Rhinocerotinae)下分为四类,分别为犀族Rhinoceratini、双角犀族Dicerorhinini、非洲犀族Dicerotini和板齿犀族Elasmotheriini。这四类都是较晚期的犀牛,生存年代基本都在中新世之后。除了板齿犀族,另外三族均有现存代表。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属于双角犀族Dicerorhinini,双角犀族的现存代表是苏门答腊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原雷兽属

  原雷兽属(Protitan)雷兽是一类生活在古近纪始新世的奇蹄类哺乳动物。归于马型亚目,单置为雷兽超科。化石主要发现在古北区的亚洲和北美。最早的雷兽类动物是北美洲始新世早期的兰布达兽(Lambdotherium),我国的雷兽类动物则最早出现于始新世中期的阿山头期。雷兽类演化至渐新世突然全部灭绝,在它们不算长的历史中,主流方向是个体体型不断增大,侏儒雷兽和迷你雷兽除外,一般认为,雷兽的角也是不断增大的。

  悬猴类

  悬猴类 (Anaptomorphimae)是主要的绝灭眼镜猴类型。生存的时代为早一晚始新世。分布在美洲的西北部和西欧。有不很特化的臼齿,最后上、下臼齿有高和呈球状的主尖,北美早始新世的Teronius是了解最多的悬猴类,头骨上显示出有较大的大脑半球,位置靠近的大眼眶,短的鼻和膨大的听泡。从耳区鼓室的结构来看,早第三纪的眼镜猴类不仅包括特化的类型和现生眼镜猴的祖先类型,而且也有发展到高等灵长类的类型。如产自法国始新统的尼古鲁猴(Necrolemur),其形态特征远远超出了狐猴阶段而接近于猿类,但它不是猿猴的直接祖先。中国晚始新统的黄河猴(Hoanghonius)发现于山西的垣曲盆地。1953年又增加了两个下颌骨。有些学者认为1930年的材料应置于兔猴类。

  重大灾害

  始新世热极限事件(距今大约5500万年前)突然爆发了一次比较严重的全球变暖事件—导致深海温度增加约5℃,表层海水温度增加4~8℃,深海氧气含量严重降低的古新世/始新世热极限(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PETM) 。这次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事件导致许多物种的消亡,最为突出的是30~40%深海有孔虫类的灭亡。

  渐新世过渡(距今大约3350万年前)是一次重大全球气候事件。始新世末气候异常温暖,南极洲没有明显的冰,但到渐新世,南极洲有了永久冰层。Dupont-Nivet等人分析了来自青藏高原的沉积记录,发现大气中含水量有所下降,这种下降引起与南极变冷同时发生的变冷和干旱化。以前的研究工作将这一现象归于青藏高原的迅速隆起,但这一新的研究工作表明,青藏高原的区域气候受全球事件的影响。在另一篇关于同一气候过渡事件的论文(与前一篇论文无关)中,Zanazzi等人对当时北美的气候变冷情况进行了探究。他们利用来自化石牙齿和骨头的稳定同位素测定结果来生成一个代理温度记录,发现年平均气温降低了8.2℃,这个下降幅度大于海洋中的温度下降幅度。这一大陆气候过渡事件也许可解释为什么很多冷血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灭绝了,而哺乳动物由于能够调节其体温却躲过了一劫。

英文释义:
相关汉字:
2025始新世是什么意思、读音信息由沪江在线词典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