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荠苎的意思及读音

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石荠苎的意思及读音、石荠苎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fs369于2016年5月21日添加。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拼音:shí qí zhù

  简介

  一年生草本。茎高20—100厘米,多分枝,分枝纤细,茎、枝均四棱形,具细条纹,密被短柔毛。

  1、植物·石荠苎

  特征

  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3.5厘米,宽0.9—1.7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近基部全缘,自基部以上为锯齿状,纸质,上面榄绿色,被灰色微柔毛,下面灰白,密布凹陷腺点,近无毛或被极疏短柔毛;叶柄长3—16(20)毫米,被短柔毛。总状花序生于主茎及侧枝上,长2.5—15厘米;苞片卵形,长2.7—3.5毫米,先端尾状渐尖,花时及果时均超过花梗;花梗花时长约土毫米,果时长至3毫米,与序轴密被灰白色小疏柔毛。花萼钟形,长约2.5毫米,宽约2毫米,外面被疏柔毛,二唇形,上唇3齿呈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中齿略小,下唇2齿,线形,先端锐尖,果时花萼长至4毫米,宽至3毫米,脉纹显著。花冠粉红色,长4—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内面基部具毛环,冠筒向上渐扩大,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扁平,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边缘具齿。雄蕊4,后对能育,药室2,叉开,前对退化,药室不明显。花柱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黄褐色,球形,直径约1毫米,具深雕纹。花期5—11月,果期9—11月。

  用 途

  民间用全草入药,治感冒、中暑发高烧、痱子、皮肤瘙痒、疟疾、便秘、内痔、便血、疥疮、湿脚气、外伤出血、跌打损伤。此外全草又能杀虫,根可治疮毒。

  产地分布

  产辽宁,陕西,甘肃,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生于山坡、路旁或灌丛下,海拔50—1150米。越南北部,日本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2、中药材·石荠苎

  别名:鬼香油、小鱼仙草、香茹草、野荆芥、痱子草、土荆芥、野香茹、热痱草、香草、野芥菜、白鹤草、天香油、五香草、土茵陈、紫花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石荠苎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sla scabra (Thumb.) C. Y. Wu et H. W. Li [Orthodon scabra (Thunb.)Hand.=-Mand.;Mosla punctata (Thunb.) Maxim.]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100cm。茎直立,四棱形,密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16mm,被短柔毛;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3.5cm,宽0.9-1.7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具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被柔毛,下面被疏短柔毛,密布凹陷腺点。轮伞花序2花,在主茎及侧枝上组成顶生的假总状花序,长2.5-15cm;苞片卵形,长2.7-3.5cm,先端尾状渐尖,被柔毛;花萼钟形,长约2.5mm,外面被疏柔毛,上唇3齿,卵状披针形,中齿略小,下唇2齿,线形,先端锐尖;花冠粉红色,长4-5mm,外面被微柔毛,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边缘具齿;雄蕊4,后对能育,花药2客观存在,叉开,前对退化;子房4裂,花柱基生,柱头2浅裂。小坚果黄褐色,球形,直径约1mm,具突起的皱纹。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1150m的山坡、路旁、灌丛或沟边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和四川。

  性状

  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20-60cm,表面有下曲的柔毛。叶多皱缩,展闰后呈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4cm,宽0.8-2cm,边缘有浅锯齿,叶面近无毛面具黄褐色腺点。可见轮伞花序组成的顶生的假总状花序,花多脱落,花萼宿存。小坚果类球形,表皮黄褐色,有网状凸起的皱纹。气清香浓郁,味辛、凉。

  显微鉴别: 茎表面观:表皮细胞类长方形,稍现层纹,有1-3(-5)细胞的非腺毛,长80-148(-200)μm,基部直径16-32μm,壁上有疣状状突起:尚有少数单细胞头的小遥毛。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有角质层纹理;单细胞非腺毛长24-28μm,短圆锥形。上、下表面叶脉上约有1-4细胞的非腺毛,长45-300μm,外壁有疣状突起;另有单细胞头小腺毛及多细胞关腺鳞,下表面遥鳞很多。

英文释义:
相关汉字:
2025石荠苎是什么意思、读音信息由沪江在线词典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