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沂蒙》中的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秋天,在沂蒙山深处一个叫马牧池的小山村里,于大娘和丈夫李忠厚带着一家人正操办着二儿子继成的婚礼。看着幸福的小两口,于大娘的大儿媳“他大嫂”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年新婚之夜丈夫李继长逃婚而去。村里的二流子二孬跑来告诉大家来兵了,村里人惊慌失措的跑到了山沟里藏了起来......他们会躲过这场劫难吗?
详细解释基本资料
片名:沂蒙
国家/地区: 中国
类型: 剧情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编剧:赵冬苓
导演:管虎
总策划:李群
出品人:王汉平 赵顺亮 韩国强 邹易儒
总制片人:丁凤云
主要演员:迟蓬 饰于宝珍
马少华 饰李忠厚
冯海煜 饰李月
徐囡楠 饰李阳
王艺禅 饰心爱
孟霞 饰心甜
首播日期:2009年11月27日
精彩导播
故事开始于1938年,鬼子侵犯沂蒙大地,在一次富有传奇性的村民与鬼子的战斗后,本是一个普通妇女的于宝珍一家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大儿子继长和二儿子继成、二女儿李阳相继参加了八路军,于宝珍带着两个儿媳心爱和心甜在村里组织妇救会,还入了党。继长被鬼子抓住宁死不屈英勇就义,丈夫李忠厚也倒在了支前的路上。心爱、心甜和村里很多妇女一起收养了十几个八路军的孩子,为了保住许部长的儿子,心爱交出了自己的孩子。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于宝珍带着村民们积极支前,最后一把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抗日战争胜利,李阳把在部队遇到的已经伤残的孟奎拉回了家。大女儿李月和丈夫孙旺住进了烈士陵园,陪伴牺牲的战友们。于宝珍用一个普通沂蒙人的朴实、善良和大义忠实诠释了沂蒙精神。
剧情梗概
1938年的秋天,在沂蒙山深处一个叫马牧池的小山村里,于大娘和丈夫李忠厚带着一家人正操办着二儿子继成的婚礼。看着幸福的小两口,于大娘的大儿媳“他大嫂”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年新婚之夜丈夫李继长逃婚而去。村里的二流子二孬跑来告诉大家来兵了,村里人惊慌失措的跑到了山沟里藏了起来。等兵都走了以后,大伙回到村里,发现村子竟然不仅没被洗劫,街道还被打扫干净,有的家里还留了现大洋作补偿,原来是八路军为了抗日挺进沂蒙山。
鬼子真的来了,村里人都藏到了后山里。于大娘的三女儿三妮被日本鬼子强暴后残忍地杀害,村里李继财的媳妇也被鬼子祸害而跳崖自杀。愤怒的村民打死了一个掉队的鬼子。
村长李大头带着大家商量着怎么抗击鬼子的报复,地主李忠奉家的大儿子从国民党部队回来探亲,李大头恳请他帮着找国军,吃了闭门羹。李大头们一面做好誓死抵抗的准备,一面派李继成和继善分头去找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搬救兵。
为了防止亡村灭种,村子里的年轻人都被赶上了山,其他人用土枪土炮武装起来,纷纷跑到村边的土围子自己的岗位上。鬼子和伪军几百人开始进攻了,村民们在村长李大头的率领下奋勇抗击着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的鬼子们,死伤惨重,出去搬救兵的李继财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而李继成不仅找到了八路军,还遇到了多年不见的大哥李继长。围子破了,村民拼命抵抗鬼子的屠杀,鬼子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八路军派出一个排的兵力,调虎离山,鬼子丢下一百多具尸体仓皇撤退了。村民们埋葬了亲人,也把鬼子的尸体火化了。李忠奉把鬼子的骨灰送到了鬼子占据的县城,李忠奉的大哥李忠歧谎称是八路军主力重创的日军,鬼子才没有报复村子。八路军回去后,于大娘的大儿子李继长和妻子罗宁一起被派回村里开展群众工作,面对只见过一面就逃走的丈夫和丈夫新娶的妻子,大嫂心里有种说不的苦。
罗宁被他大嫂的宽厚感动,成了好姐妹。李继长鼓励大家参加革命,继承继善都入了党,于大娘很受震动,陈同给一直没名字的于大娘取名于宝珍。
陈同说服李忠奉当了村长敷衍鬼子,继善和继成组织民兵,于宝珍拉着自己的儿媳和女儿一起动员、组织村里的妇女成立了妇救会。李继周回村搜捕李继长,李忠奉赶来阻止。经过考察,在陈同的介绍下,于宝珍终于入了党。鬼子来抢粮食,继承等人配合八路军抢回了粮食,继成媳妇也想入党,发现介绍人竟是自己的丈夫。
于宝珍认他大嫂做了女儿并取名心爱,给二媳妇取名心甜。继成带领民兵配合继长指挥的八路军端掉了鬼子炮楼,李忠厚抗着门板跟着于宝珍组织的妇救会一起救助伤员。战斗胜利了,继成被派去学习,罗荣桓住到了于宝珍家里养伤,于宝珍悉心照料。八路军纪律严明,深受百姓爱戴。
1941年,继长组织村民开参议会,选举于宝珍和李忠奉到青驼寺开山东省战时工委会选举大会。因为忙于妇救会工作,心甜流产。媒婆给二妮说婆家,是邻村的木匠栓柱家,二妮不从,被关了起来。正在这时候,抗大分校的学员们来了,其中有不少女兵。这些女兵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村里女人们的生活。二妮遇到了夏阳,夏阳对爱情和自由的执著追求更加坚定了二妮反抗包办婚姻的决心。二妮自己改名为李阳,参加了识字班,在夏阳的支持下去区里学习,在那里李阳不仅接受了新的思想,还遇到了改变命运的人孟奎。孟奎来识字班上课,于宝珍偷偷地让孟奎教他认字。夏阳和陈同的婚礼上,于宝珍把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写的两个字“夏阳”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了他们。
李阳对孟奎的感情越深越不肯出嫁,婆家来送彩礼了,还有很多日本糖果,于宝珍才知道栓柱在给日本人干活,于宝珍很坚决地退了婚。
大妮在婆婆家天天挨打,在妹妹李阳的鼓励下参加了识字班并改名为李月。在识字班里,生活得一直很痛苦的大妮脸上露出了笑容,但丈夫孙旺在婆婆的挑唆下还是打不离手,虽然心疼女儿,但爱面子思想还很受旧的于宝珍又逼着女儿回婆家,李月逃走了。
继长和罗宁的孩子被在区妇救会工作的李月送了回来,心爱向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继长的孩子。
八路军医院带着一批伤员进驻马牧池村,部分伤员被接到村民家里养伤。陈同和夏阳也回到了村里,但他们带来了一个坏消息,继长和罗宁被李继周抓住,后又落到了鬼子手里。部队请李忠奉帮忙找给鬼子当翻译的弟弟李忠歧搭救。经过爱国的陈老先生等人周旋,日军同意释放继长和罗宁,但前提是他们要登报声明投降,继长和罗宁言辞拒绝,最后英勇就义,于宝珍把二人的灵匛囚在了后院里,发誓鬼子一天不打跑,一天不为儿子儿媳下葬。
十几个八路军干部的孩子送到村里,于宝珍把孩子分散到各家去,给女人们抚养,自己家里也留了两个,一个三岁的男孩给了心爱,一个刚出生不久、名叫黎明的婴儿给了心甜。心甜一狠心给自己刚出生不久的牛牛断了奶,而男孩沂生成了心爱另一个心肝宝贝。
沂生生病,心爱抱着沂生找部队的医院治疗。沂生的亲生父母许部长夫妇觉得儿子已经不行了,让医院别再为他浪费部队的药了。部队要出发,许部长夫妇狠狠心走了。医生也放弃了治疗,心爱怎么也不舍得放弃,把药噙在自己嘴里,嘴对嘴给孩子喂,晚上一夜一夜地守在孩子身旁。奇迹出现了,沂生活了过来。
1941年,日寇对沂蒙根据地实行大扫荡,形势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部队终于要转移了,一大批来不及带走的军粮和军事物质要藏在村里,有些伤员也要掩护在村里,要藏起来的还有一条用来给伤员养身体的荷兰奶牛。
鬼子就进村了,除了要粮和八路军的伤兵,他们要老百姓把八路的孩子交出来。为了保住八路军的孩子沂生,心爱眼睛盯着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当成亲骨肉的宁儿,却把沂生领了回来,接着,她就一下子昏死过去。鬼子要把宁儿带走,被刘黑七的土匪伏击,宁宁也落在了土匪手里,刘黑七索要一千块大洋赎金,但知晓事情原委后,刘黑七亲自把宁宁送了回来。
抗大分校的刘老师在于宝珍家掩护下来养伤,伤好后,答应革命胜利后一定来看望她。
李月把一位首长带到丈夫孙旺挖的一个山洞里养伤,为了给首长治病,李月情急之下去了婆婆家求援。李月和婆婆家重新相处,认识了婆婆和孙旺的朴实和善良,为了掩护首长,婆婆牺牲。
孙旺用小推车把伤好后的首长推到了部队,自己也参加了八路军。
为了给被捕的钟慧送信,李继存被鬼子抓走。
夏阳被捕,李阳去监狱探望,夏阳壮烈牺牲,李阳为她办完后事去找八路军,却发现夏阳的丈夫陈同也牺牲了。在部队,李阳遇到了孟奎,顺利把部队带离了险境。
鬼子又来扫荡,二孬不堪受辱撞树身亡,李忠奉在给鬼子吃得粥里下毒毒死了鬼子,也献出了全家的生命。
忠厚、继善带着村民去给八路军送粮,宁肯饿死也不愿动一粒粮食。
李继周的国民党部队被鬼子包围,弹尽粮绝之际被八路军解围。李继周受伤,于宝珍和忠厚以德报怨,找部队医院故给他治好伤后藏在了自己家里。
李阳带领二十多个战士掩护大部队转移,孟奎跳崖,李阳被俘。在鬼子据点修牢房的栓柱救出了李阳。李阳很愧疚,伤好后去找栓柱发现拴住和母亲都遇害了。
鬼子来搜山,觉醒了的继周孤身一人杀死十几个鬼子后壮烈殉国。八路牛被发现了,为了引开鬼子,老四把刀插到了平日连鞭子都不舍得抽一下的自家牛的脖子里,牛拽着老四狂奔而死,八路牛被保住了,老四被全村人隆重地下葬。
八路军回来了,寄养在老乡家里的孩子们都被接走了,心爱和村里的妇女们都很难过。村里很多参军的年轻人都回来了,唯独不见继成。
1945年山东省政府成立。马牧池村选举村长,于宝珍没选上,埋怨忠厚把票投给了继善。
抗战胜利了,到处是欢庆胜利的人群。于宝珍和忠厚准备等继成回来就把过世的继长、罗宁和三妮安葬,这时国民党军队进攻沂蒙山解放区,继成还没有进家门就接到了归队的命令。
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于宝珍带领村里的男女老幼积极拥军支前,女人们不分日夜摊煎饼、做军鞋、搓麻线,准备粮草。一支部队要过河执行紧急战斗任务,心甜心爱和村里识字班的几十个女孩跳下冰冷的河里,用肩膀担着门板搭起一座火线桥。
孟良崮战役胜利,解放军大举南下,需要大量的民工支前,沂蒙山根据地可谓是最后一把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忠厚推起了他的小推车要上前线,眼见得解放军成千上万只小船过了长江,忠厚老泪纵横,他终于理解了他的儿子们为什么前赴后继,忠厚死在渡战役结束的那一刻。
新中国终于建立了,李阳回到了村里,于宝珍决定为家里死去的亲人们下葬。
作为战斗英雄专业的孙旺和李月拒绝了乡里给他们安排的工作,双双去了烈士陵园,他们想守着这些牺牲的战友渡过他们平凡的一生。
李阳终于在荣军医院找到了伤残的孟奎,用板车拉回了家。
继成寄来了离婚协议书。沂生和宁宁一块被许部长接走了。
时间到了文革时期。外地干部来于宝珍家调查以前在家养过伤的刘老师,虽然对他的忘恩负义很生气,于宝珍还是给他出了证明。已经病入膏肓的继成回到了家,心甜接纳了他,最后死在心甜的怀里。
时间到了现在。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来寻找并探望自己当年的救命恩人。于宝珍现在已经过了百岁,神智已经有些不清楚。但一听外面来人了,就吩咐心甜杀鸡。老将军仔细辩认了半天,于宝珍仍然不是他要找的人。
老将军在沂蒙山转了好几天,到底也没找到他想找的人。临走的时候,他把毕生的积蓄捐献给沂蒙山,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老将军没找到他想找的人,但见到了很多和他的恩人一样的人。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沂蒙山人,是中国最底层最平凡的老百姓。于宝珍死了,全村人正给她隆重地下葬。将军注视着送葬的队伍,向着那队伍行了个庄严的军礼。
导演的话
管虎:拍一部有味道的“红色经典”
历经两年打磨制作完成的电视连续剧《沂蒙》在中央八台火热播出期间,其导演管虎携电影《斗牛》在台湾金马奖台上大放异彩,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管虎一直低调面对媒体,潜心专注于进行电视剧的创作,他曾说《沂蒙》是自己电视剧创作历史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祖籍临沂市平邑县的管虎在谈到他第一次接触这个剧本的时候,并不太情愿接手这种“主旋律”影片的拍摄工作,因为这种类型的影片常被认为人物形象高大全、主题宏大而不受欢迎。但是出于一种家乡情节,同时也是在细读剧本之后,他深深的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感动,“之前我不太理解他们当时的一些行为,比如宁可自己家饿着也要把所有的食物储存起来提供给军人的孩子们。”管虎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部“红色经典”拍出味道来。
管虎对于《沂蒙》的理解概括的说就是在战争中彰显沂蒙人民你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这部戏最大的特点就是真挚、动人,它没有将‘沂蒙精神’概念化,而是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浓缩,放在一个生活在战争边缘的普通农民家庭身上,用普通人的视角看大时代中的历史变迁。”
在拍摄前的6个月,管虎就在村里安营扎寨,一有空就主动去找当地的村民们,其中也包括90岁的老人们,听他们讲述故事、回顾历史。尽管山东人以热情与豪爽闻名,管虎还是为他的所见所闻而惊讶。“当你经过某家的房子,主人就会问你渴不渴并拿出坚果请你吃,”管虎说,“他们相信所有友好的言行都会被记住并得到回报。”
《沂蒙》拍摄过程中,管虎自己常常会不由自主的陷入令人震撼的剧情之中,被沂蒙老乡那种为遵守一个承诺的献身精神而感动。他深切的记得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战争时期,一位被困的女兵请求当地农民送一封信给她的爱人。日本兵侵略时,村民把信藏了起来。在以后的几年中,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他们家牺牲了数口人,最后只剩下老奶奶和一个小孩活着。他们一直保存着这封信,直到10年以后找到这位女兵的爱人。无数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深入管虎心中,他努力将这种情感投入到《沂蒙》中去,他希望的是用感情来回望战争。
管虎正是秉承这样一种向祖辈学习的精神,仔细打磨剧中的每一个角色,精心挑选每一处拍摄的场景,力求细节上的完美,而剧中人物并非是完美无瑕的,因为在事实上,他没有把焦点放在战争上,而是追求真实的人性体现,“战争与历史是大背景,”管虎说,“人的行为和故事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关于一个家庭在战争边缘的故事,他们能亲眼看到和感觉到战争就在不远处发生,但他们的命运不通过战争来表现,尽管战争的残酷在片中有明确展现。”从而塑造出于宝珍、李忠厚、心甜、心爱等一系列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热播影评
“土”与 “洋”之争
近几年来,我们的抗战题材电视剧越来越“干净”了,穿着崭新的衣服,说着文艺腔,在敌人面前不动声色游刃有余,没有丝毫的畏惧。但那不是真正的战争,只是二十一世纪的影视创作者对于那个特殊年代进行的一场自娱自乐的游戏。这几天,全家人都在看央视八套播出的《沂蒙》,看一部看上去很“土里土气”的电视剧,穿着“土布”,说着“土话”,干着“土事”,我能理解这是创作者还原真实历史年代的独具匠心,但随着更加深入地观看这部剧,我又看到了藏在“土气”之后的另一种别样的东西,一种独特的气质追求和人性关怀。
一、无知
设身处地的把我们放回那个年代,作为一个足不出户的普通老百姓,当战争到来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是逃跑躲避?还是高喊着爱国主义去打仗?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逐步认识世界的过程,老百姓对于战争的理解也应该是一个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是国恨家仇落到自己头上的一次反省与反应,所以当我在《沂蒙》开篇看到马牧池的村民一次次地进山时,我被感动了,我看到了普通老百姓的本能反应,看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看到了这部剧的基调。
二、女人
扛枪打仗的绝大多数是男人,我们的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也大多在表现男人,看得多了,不禁会问,在那个年代,女人们在干什么呢?很显然,当战争的烽火笼罩整个中国时,女人是不能心平气和地相夫教子的,她们必然也会对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有所反应。我不能说《沂蒙》是一部女人戏,但它没有忽略女人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于宝珍、心甜、心爱、李阳,李月,还有婶子大娘们,我听到了她们的声音,看到了她们的动作,如果于宝珍、心甜、李月身上散发出来的是红色,她们用实际行动直接参与了这场抗战,成为了组织的人,那我同时还看到了心爱身上的橙色,或粉色,没有红色震撼,却比红色温暖。人物的多样性构架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人心和人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三、名字
于宝珍和心甜有名字之后的反应或许会让很多观众发笑,因为名字在如今好比衣服,生下来就会有,大家的兴趣点在如何把衣服穿得漂亮,如何把名字取得有学问,而从未去思考过它应不应该有。衣服不是生下来就有的,最早的衣服是树叶,同样名字也不是与生俱来的,男人有的比女人要早,女人最初的名字只是她家男人的附属品,真正女人名字的出现是和女人的社会地位一起诞生的,从这个角度去考虑,我能理解于宝珍等人有了名字之后的喜悦是多么的震撼人心,也透过这个名字,我看到了这部剧创作者的良苦用心。
四、心爱
心爱抚养了继长和罗宁的孩子沂生,这组人物关系非常有价值。心甜是继长的媳妇,却从来没有被继长认可过,这等于是心爱抚养了自己男人和另外一个女人生的孩子。很多人会把这种情感定义为博大,定义为无私,我不这么认为,心爱没有做错,但在被继长抛弃之后,她在无形中背负了一种罪名,这直接威胁到了她在那个社会中的生存,她没有受过教育,没有知识分子的思辨,她的所有作为只是一个女人在特殊境遇下出于善良的一种本能反应,一种母性,一种最原始的情感。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如今这个时代男女关系上出现了很多新的词汇,这些词汇在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后已经开始触及到法律,心爱这个人物形象的存在暗地里给了很多心存侥幸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五、爱情
爱情从来也永远都是稀缺资源,中国长久以来的“父母之约、媒妁之言”不是爱情的成因,如今这个时代“不求永久、但求拥有”显然也不是爱情的本质。这里我不是在探讨爱情是什么?因为我也不知道答案,但在《沂蒙》剧中,我看到了一种为爱情而做出的抗争,继长的抗争,李阳的抗争,他们敢于为自己的内心去对抗封建纲常,对于老百姓固守的伦理价值做出了非常有意义是突破。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在如今突破已经没有意义,因为一百米的比赛冲刺点已经推后了一百米,导致爱情的游戏规则发生了变化,那我们是不是要强调一点回归,强调一点坚守,就像继长和李阳在《沂蒙》剧中的做出的姿态那样。
六、敌人
如果评选《沂蒙》剧中最令人讨厌的人,我想不是鬼子,而是东家的儿子李继周。如果以简单的是非观来衡量,往大里说,他是历史的罪人,往小里说,他是李家的败类,如果让我来评价,我觉得他是个简单的人,是个可笑的人,是个站错队没有脑子的人。在那个年代,由于老百姓受教育的缺乏,最新接受的新鲜事物和价值观往往就成为了一直坚持的信念,在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绝大多数的人只是命令的执行者,他们很少会在心里问为什么要执行这样一个命令,这样做对不对,因为缺少思考和反思,都是一根筋,所以会做错事。李继周不是兵,是个官,他还有提拔的要求,所以他执行命令比普通士兵更加决绝,看上去也更坏一些。透过《沂蒙》中这样一个人物,我们会想象到一堆在那个年代和李继周一样的兵与官,他们共同参与和构架了那场战争,他们做了错事,理应受到批判,但我想强调的是,他们不是决策者,他们只是执行者。
七、牛
《沂蒙》未火,牛先火了,因为《斗牛》。《斗牛》脱胎于《沂蒙》,是因为《沂蒙》中一个价值独特的细节改编的,也正因此,两个作品在牛的问题上表现出了相同的价值取向和人性关怀。当然这里不是在讨论牛,虽然牛急了也会踢人,创作者观点的输出完全在牛身边的那个人身上,老四。老四一开始把粮食都喂给了自家的牛,导致八路军的奶牛肚子憋了,这很自私,这很好玩,但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讲,这又是一个很正常的动作,老四最终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牛,但正因为有之前这一自私的举动,我才被这个人物打动,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正常人的转变,而不是又一个创作者臆想出来的符号的诞生。
八、赵冬苓
听说编剧赵冬苓为创作《沂蒙》遍访沂蒙山区大街小巷,我觉着这是这部作品的根。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作品的个性化和风格化追求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于主旋律作品,如何做到不假大空,如何能深入人心,打动观众,这成为了一个艰难的挑战。我想可能正是因为真正地深入生活了,编剧才将视角对准了普通人,对准了马牧池的村民和于宝珍这一家人。对历史心怀敬畏之心,不回避人物的缺陷和缺点,用平等的视角和人物对话,于是观众才被带回了那个年代,那段生活,有了设身处地的感受和感动。
九、管虎
以“第六代导演”身份登上影视舞台的管虎,虽然拍摄题材各异,但无论电影和电视剧,从未放弃他的冷静与思辨,之前的《东至》和《民工之生存》,还是近期的《斗牛》和《沂蒙》,都保持了一贯的现实主义的风格。尤其在《沂蒙》中,他坚持不用知名演员,从不过分渲染场面和情感,让人物自己说话,自己行动,导演更像是一个旁观者,记录者,这种创作态度让人敬佩。
十、《沂蒙》
历史是一面镜子,反映历史的作品是出厂的镜子,你看到的是摆放在你家的镜子。我很喜欢《沂蒙》这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不仅仅让我看到了那个年代真实的人和事,经历了一次震撼人心的心灵旅程,更重要的是,透过这面镜子,让我对如今的很多人和事有了些许反思,并有一些困惑找到了答案。
剧情分集介绍
第一集
1938年深秋,沂蒙腹部,马牧池庄。
李家正操办儿子李继成的婚事。“他大嫂”看着新人心里却堵得慌,过门已经一年多,除了洞房夜,再没见过丈夫李继长。二孬跑来说来了一伙当兵的。一听有兵来了,喝喜酒的一哄而散。
李于氏带着一家大小跑,躲在山上,等鬼子扫荡完才敢回了家。一进围子都愣住:只见大街扫过,处处井井有条。李于氏家酒席和喜礼都原样放着,还留下三块大洋,署名八路。李于氏心里一动,老大继长说去参加八路,莫不是老大回来了?晚上,继成和他二嫂洞房花烛,继成逗得媳妇笑个不停,他大嫂站在新房外,分外惆怅。
鬼子真来了,大家结队上山躲鬼子。天过午了,三妮离开了家人,玩累了竟一个人回了家。日本士兵发现三妮,一把从后面抱住了她。
第二集
天过晌时,李于氏惦着女儿,非要回家。
家里一片狼藉却不见三妮。李于氏去水缸里舀水,一掀开水缸盖,三妮浑身赤裸,泡在水缸里。李家的哭声惊动了回村的人们。
继财媳妇在山头被两个掉队的鬼子拦住。众人一听,举着锄头拿着大刀追出去。打死了两个鬼子。继财媳妇受辱不过跳了崖。全村人为两个女子发丧。李于氏嘱咐家里的继成和狗子见着小鬼子就杀。大家也被激发起来,同仇敌忾,誓死反抗。
村头破庙里,男人们商量如何对付鬼子。村长向国民党的军官少东家求助。没想到少东家非但不帮忙还奚落村民。靠人不如靠己,家家户户报名抵抗日兵来袭,女人们纷纷报名参加,李守奉为儿子拒绝抗日而羞愧离开。
第三集
继成受托找八路报信求助。继财去找国军报信求助。村长带头连夜加固围子、准备武器,应对鬼子来袭。李守奉带领全家老少逃了,却在逃以前送来了十来杆土枪。
二孬发现大队鬼子,村里马上行动,男人们扛土枪土炮上了围子,女人们走出家门,为男人们装弹药送饭送水。一场激烈的战斗打响。而继成继财那边,找到了国民党和八路军的驻地。首长身边的年轻人认出继成,这个人就是大哥继长。被派往国军求援的继财,非但没找来援兵,还被抓了壮丁。
于大头被子弹打中,死在村头。鬼子进村,村里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八路及时赶到,吹响冲锋号角。鬼子撤走了,村民火化日兵尸体,分装罐子交给日军总部。
继仲告诉母亲,他看见了大哥,还把继长有了女人的消息也告诉了她。
第四集
一家人正吃饭,狗子从外面跑回来说看见大哥回来了。他大嫂放下碗就去了住的东屋洗脸梳头。李于氏告诉她,继长在外面娶了别的女人。他大嫂出人意料地回答继长已经告诉过她。李于氏大恸,对他大嫂许诺休了外面的女人,和她过日子。
继长打扮得象个教书先生,身后跟着个女人罗宁。女人对着李于氏和忠厚清脆地叫了声:爸,妈。他大嫂扒着门缝看着继长,还有他身边罗宁。二妮看着这个新进门的嫂子,一下子就崇拜上了这个新嫂子。忠厚看不上外面这个不懂规矩的女人。他要把这个媳妇休了,要不那女人算妾。继长断然拒绝了父母。他大嫂恳求婆婆不要难为继长,只要公婆承认她这个儿媳妇,她愿意在家里生活下去。
第五集
吃饭的时候,因为罗宁也上桌和大家一起吃饭,忠厚躲起来了。老家世世代代儿媳妇和公公不在一桌吃饭,罗宁要下桌,继长拉住罗宁。
他大嫂家听说继长带了个女人回来,和李家理论。李于氏自知没有理,又劝不走人家。他大嫂说嫁到李家,生是李家人死是李家鬼,守活寡也认。娘家人扭头走了。
八路军首长来到马牧池,大家称呼他陈先生。陈先生、继长正和继成以及村里几个青年在南屋开会,李于氏为他们放哨。经过打的那一仗,大家抗日热情很高。继仲和村里另外两个青年在红旗下庄严地举手宣誓。她看到了那面红旗,看得十分羡慕。
转天早上,继长看到娘坐在灶旁流泪。李于氏索性把话说明白,说自己要入党。
第六集
陈先生为李于氏主持了一次入党宣誓。李于氏不仅入了党还有了自己的名字于宝珍。她觉得从今天开始才活得象个人。
建立抗日政权,大家选出一个村长来。几个党员一合计,让李忠奉当上了村长。
陈先生他们走后,村里的工作就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于宝珍走门串户讲抗日,继成和其他党员则分头到周围村庄活动,发展组织,发展抗日武装。在他二嫂眼里,自己的丈夫一天比一天了不起。他二嫂既为他担心又充满了羡慕。唯有忠厚觉得八路来了什么都好,就是女人越来越不像话了。
第七集
于宝珍给女人们开了第一次会,一本正经地主持会议,这次会上,于宝珍顺理成章被推选成妇救会长。
继成和八路伏击扫荡邻村的日兵,打了一场小胜仗。他二嫂提出来入党,要和继成成为一条路上的人。继成不同意,他二嫂就找于宝珍。于宝珍告诉她,今天晚上到河边去,有人代表组织找她谈话。他二嫂来到河边,大吃一惊,原来来人居然是继成。继成带领他二嫂在那面红旗前宣誓。他二嫂还有了自己的名字心甜。娘仨互相看着,现在这个家里,他们三个都是党员了。继成要娘和媳妇叫自己同志。
于宝珍发展他大嫂入党。他大嫂不爱热闹,并没有答应入党。既然如此,他大嫂也有了自己的名字叫心爱。
第八集
继成所在的区中队接到了战斗任务,让他们拿下鬼子的炮楼子。继成带着青年们跟着继长的队伍去了。于宝珍的妇救会追着枪声摸到了战场上。忠厚也扛着门板跟去了战场。一场漂亮的伏击战结束了。
继成被点名到邻村学习,心甜告诉继成自己可能怀孕了。
八路军如洪流般列着整齐的队伍进了村,一进村就帮老百姓扫街挑水干农活,和老百姓亲如一家。老百姓把他们抢进自己家。继长陪着一位戴眼镜的首长来了,他就是一一五师的政委罗荣桓。大官住在自己家里,于宝珍怕有闪失,寸步不离地跟着。自从八路住进自己家,忠厚的觉就没睡安生过。罗荣桓在这儿住了几天,没白没黑地开会。开完会,罗荣桓走了。
第九集
村里推举李守承和于宝珍参加选举大会,于宝珍可长了见识。心甜动员村里落后妇女加入抗日,奔波劳累导致流产。忠厚怪于宝珍只知道抗日,不管孙子死活。
一天,二妮的媒人来了。两年前二妮说了婆家,家里对这门亲事很满意,可二妮不肯嫁。看到大哥和罗宁以后,二妮不满意家里包办婚姻。于宝珍当下应了亲事,二妮用绝食抗议。双方商量过几天就传大笺。心爱来劝二妮,她虽同情小姑,但又觉得没办法,说着女人的命,天注定的道理。但二妮却说不想像她一样守活寡。心爱打心眼里支持二妮的想法。
第十集
抗大分校的学员们来了,领头人是夏阳。这些女兵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村里女人们的生活。二妮和家里人相持不下。为了预防她逃跑,于宝珍一狠心,把她锁进了屋里。外面传来了学员歌声。二妮在大嫂的掩护下,她推开后窗,从窗户里跳了出去。
夏阳的出现改变了二妮的命运,二妮有了自己的名字——李阳。夏阳为二妮争取到学习的机会,二妮喜出望外地离开家,家里只剩下心爱和心甜。村里妇救会支持男人们到外头去抗日,村里女人就得自力更生:没有鬼子就替男人种地,有鬼子打鬼子。心甜刚流产不能加入,心爱赶鸭子上架顶了心甜的名额。
第十一集
识字班因为鬼子来了遣散,二妮为拿课本,落了单。回村途中,二妮遇见八路军战士孟奎。二妮向夏阳打听孟奎,却说不出姓名和编制,直到夏阳介绍新老师给大家认识,二妮才知道他叫孟奎。
看着年轻的女孩们都解放了,于宝珍心里也发痒,又不好意思和女孩们挤在一起,就偷着看人家识字,把这字嵌到八路战士们的名字里,她就认的,一换个地方,她就不认得了,笑话百出。
夏阳住进李家,成了二妮的人生楷模。夏阳的恋爱对象陈先生陈同来了。陈同带来罗宁怀孕的喜讯,同时告诉于宝珍组织上已经同意他们结婚了。于宝珍一手操办了婚事。二妮看着这自由恋爱的新人,十分羡慕,增强了她反抗包办婚姻的决心。媒婆找于宝珍定婚期,于宝珍看出二妮顽劣,故意提前婚期。
二妮一气之下剪掉姑娘家的辫子,以示决心。
第十二集
夏阳和陈同有了新任务,离开李家。
二妮被反锁在屋子里。婆家来送彩礼了。彩礼不轻,媒人还象宝贝似的拿出一包糖,媒人说这糖是日本的。于宝珍问糖哪来的,这才知道没进门的女婿给日本人干活。
于宝珍当即把婚退了,心爱追回逃跑的二妮。于宝珍怕婆家找事,去婆家把话说清楚。拴保追出来,问为什么。于宝珍说闺女不能嫁个二鬼子。经于宝珍这么一骂,拴保不想再去炮楼了。
村里成了抗日堡垒村,青年们协助八路军作战,妇女们忙着送军粮、做军鞋,救护伤员,村里的抗日活动开展得蓬蓬勃勃。大妮回娘家,看着妹妹和心甜活得这么高兴,也跟着去识字班。
第十三集
继成回来了,还参了军。心甜日盼夜盼盼回丈夫,却没想到丈夫=完全变了个样。两个人从思想上有差距,生活上也出现矛盾。心甜讨好继成,可继成仍然对她不满意。继成离家和部队汇合,临走前批评心甜落后。心甜送走继成,立刻投身到妇救会的工作当中,只为了离继成近些。
在识字班里,大妮脸上露出了笑容。孙旺来接大妮回去,竟然当众人的面打了大妮。这下惹火了村里的姐妹们,围着孙旺批斗他。于宝珍把孙旺狠狠地骂了一顿,还是劝大妮回去。大妮跟着孙旺走了。不料孙旺惊慌地跑回来,说大妮半路不见了。全家人慌了手脚,好一通找,就是没找着。到了这个时候,全家人都后悔不该逼大妮。
第十四集
心甜投身到抗日工作,做起了民兵排排长。
继成突然回来了。继成带来大哥孩子出生,想送回家抚养的消息。忠厚说是孙子就送回来,孙女就带在身边,于宝珍心里也顾忌着心爱。这时候,心爱进来,恳求公婆把孩子交给她抚养。继成急着归队,心甜说自己当排长的事情,继成竟然表现冷淡。
孩子送来了,送孩子的居然是大妮。她半路上逃走,去找了大哥,参加了抗日,如今在区妇救会工作。婆家知道大妮回来了,上门要人。李月对孙旺提出离婚。
心爱一把接过来孩子,好象自己有了孩子。八路军送伤员来,还带来一头荷兰奶牛。家家户户争抢伤员,村里三喜家不愿意接受伤员。村里人看见奶牛觉得稀奇,忠厚拿瓢要了些牛奶喂孙女。心甜身子不舒服,村里大夫一把脉:心甜有身孕了。
第十五集
全村迎大年,陈同和夏阳来了。陈同代表组织向于宝珍全家敬酒。三杯酒刚下肚,组织上来人说继长和罗宁在回家半路上出事了,李忠奉当国军官的儿子抓二人邀功,结果被鬼子拦截,落入鬼子手里。
李忠奉弟弟是日本翻译官,让李忠奉带组织上的人去司令部赎人。于宝珍一家早就慌了手脚,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八路身上。转天忠厚饭还没吃完,起身跟着乔装了的八路一起去了临沂。一行人到临沂,李忠奉见到二弟忠歧。忠歧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说自己能力有限,救人这事还得从长计议。
第十六集
忠歧带忠厚一行人见岳父陈先生,陈先生和鬼子司令的父亲是世交。可这不足以说服陈先生铤而走险,一同前来的夏阳提起父亲是陈先生的恩人。陈先生答应帮忙。
于宝珍的情绪濒临崩溃,在她家养伤的小战士安慰于宝珍。看着年纪轻轻的小战士对抗日舍生忘死的决心,自己显得太儿女情长。另一边,忠厚等来消息,继长宁死不从鬼子。忠厚打算见继长一面,劝继长先保住命。继长视死捍卫革命信仰,忠厚一听昏死过去。等忠厚醒来,继长继罗宁被鬼子残害。
夏阳一行人没有如愿带继长和罗宁回来。运回的只是他们的尸体。还没进庄,全村都迎出了庄外,迎接自己的抗日英雄。
第十七集
八路军列队站在路边,鸣枪向英雄致敬。
于宝珍拒绝了为继长夫妇隆重出殡的请求,发誓鬼子一天不打跑,一天不为儿子儿媳下葬。倍受丧子之痛的忠厚一病不起。
忠奉进城劝儿子继周投身八路,在继长坟上磕头认罪,却无意中发现继周与鬼子关系友好。忠奉规劝不成,还被继周用枪指头,忠奉痛心断绝父子关系。回村替儿子披麻带孝到于宝珍家叩头认罪。
心爱跑进屋说心甜要生了。忠厚看着身边襁褓里的孙女宁宁,还有李家将迎来沂蒙分集剧情介绍 第二个小生命,突然不治而愈,重新振作起来。
第十八集
三喜家孙子高烧不退,土大夫医治无方让三喜找八路医疗队。三喜家想起不收伤员,八路未必会帮自己。没想到八路不但帮孩子治病,区政委还把短缺药让给孩子。
心甜险些难产,最后生下一子,取名牛牛。
李月和于宝珍从区里部队上带回需要抚养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八路军的干部,因为战斗紧张,孩子们没办法照顾。于宝珍把孩子分散到各家去,给女人们抚养,自己家留了两个,一个三岁的男孩给心爱,一个名叫黎明的婴儿给心甜。为了抚养这个婴儿,心甜一狠心给牛牛断了奶。而沂生一来就发高烧,眼看着就不行了,心爱抱着沂生找部队的医院治疗。有人认出是许部长的孩子,把许部长夫妇叫了来。许部长让大夫放弃治疗,狠心走了。
鬼子开始扫荡,医疗队也要转移了。
第十九集
心爱找来土大夫,大夫也摇头说没救。心爱让大夫死马当活马医。大夫给她开了药。心爱抓来药,嘴对嘴给孩子喂药,守在孩子身旁。奇迹出现了,沂生居然又睁开了眼,对心爱叫出了娘。
继成陪罗荣桓回了家,在家里开会,继成冷淡着心甜,听说有了儿子才回屋看心甜,三句话聊不到一块儿,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天亮以后,继成跟随罗荣桓匆匆走了。
李月带来一批来不及带走的物质藏在村里,同时还要藏起荷兰奶牛。奶牛这么大个儿不好藏,全村想办法藏牛总觉得不妥。老四是个爱牛如命的人,一向对抗日工作不积极,于宝珍还是把牛硬塞给老四。
部队离开了李庄,孟奎也要离开。李阳送孟奎她自己纳的鞋垫,表白爱意。
部队刚走,鬼子就进村了。
第二十集
鬼子一来就把村子包围了。他们要八路留下的粮、伤员,另外,他们还要八路留下的孩子。全村老少都被围在场院里,鬼子叫嚣着要八路的孩子,百姓闷不吭声。日本将领认出村长忠奉送过骨灰,让忠奉指认,忠奉只说没有。于是鬼子威胁二孬,二孬指认继长的女儿宁宁。刘黑七潜伏在村子外围拦截鬼子,抢枪。没想到鬼子只带走一个小孩子,刘黑七以为孩子值钱,截获孩子做交易。开口就要一千大洋,要卖房子卖地,变卖家产。心甜、心爱、奶奶拿出嫁妆凑数才凑个零头。村里人不能见死不救,纷纷凑钱赎宁宁。
老四的牛得病了,求忠厚给牛看病。发现八路牛的肚子是瘪的,而老四家的牛肚子却撑得圆圆的,草料都喂了自家牛,撑坏了。老四赶快认错。
第二十一集
马牡池的乡亲们纷纷拿出他们最值钱的东西凑给忠厚家,XX听说李家的义举,赶来跟于宝珍说,房子不收了,钱全当是借给李家救孩子的,李忠奉甚至卖了莒南的地凑了三百大洋给忠厚,可即便这样,也只凑了七百大洋。事不宜迟,沂蒙分集剧情介绍 第二天早上忠奉和忠厚只能带着这些钱上山赎人。
山上,刘黑七颠了颠钱袋子就知道了钱不够数,放话要把宁宁撕了,情急之下李忠奉说出了宁宁是八路的孩子,忠厚一家把自己的孩子交给给鬼子换回了八路的孩子,刘黑七听完后骂忠厚太傻,忠厚哭诉说八路是打鬼子的,庄稼人无论如何不能当汉奸。最后刘黑七把忠厚和忠奉撵走让他们回去听信。忠奉劝忠厚说刘黑七可能三天后放人。
李家陷入了三天的痛苦等待之中,眼见到了沂蒙分集剧情介绍 第三天还是没有宁宁的消息,忠厚和乡亲们又来到忠奉家商量再次上山,最后大家决定再等最后一夜,只要三天期限过了就上山,拚死也把宁宁救回来。
就在夜里,村里来了一个蒙面土匪抱着宁宁闯进村里,此人正是刘黑七,刘黑七向忠厚翘起拇指说在这个时候,还能有这种大义胸怀,没有丢了孔孟之乡的脸!临走刘黑七还给庄上留下八百大洋。
宁宁回来了,可全家还是不能安心。宁宁身份暴露,随时会面临鬼子的威胁,家里是不能呆了,下一步怎么办?心爱提出带宁宁和沂生回娘家,可因心爱并未圆房的事实让于宝珍不放心,心爱表示回娘家就说自己是被婆家休了的,万般无奈,为了孩子的安全于宝珍只能同意这个办法。
第二十二集
心甜和李阳陪着心爱回了娘家,刚一进门就遭到了娘家人的白眼,李阳见心爱受气,跟心爱爹吵了起来,心爱爹大发雷霆,当即就把心爱赶出家门,发誓再也不准心爱进家门。心爱离开娘家,带着孩子来到以前废弃的老房子里,准备自己带着孩子在这里重建家园。
晚上,心爱娘来到心爱的新家里,仔细询问两个孩子的来历,连哄加套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心爱的本家亲戚大爷爷听说伤风败俗的心爱回来了,带人打上们来,要拆房子赶心爱娘儿几个走,关键时刻心爱娘举着菜刀冲了进来,以死相逼吓走了心爱大爷爷。
马牡池附近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战斗,乡亲们听着远方的枪声纷纷为八路军的安全担心。深夜,于宝珍让李阳和心甜连夜跑到各家各户让他们开着门随时准备迎接撤防下来的八路军战士,沂蒙分集剧情介绍 第二天一早,一队鬼子撤进了庄里,并且搜寻到后山藏八路牛的山洞,幸亏村民在山下放枪吸引了鬼子,八路牛幸免于难。
心甜在河边救了一个八路军伤员,藏在窑洞里养伤,夜里,于宝珍和心甜瞒着忠厚带着伤药来救治伤员,忠厚却悄悄跟了出来,提醒娘俩窑洞里漏光,深夜忠厚跟于宝珍说以后要多做善事,多救伤员,以后继成在外面要是受伤也会有人救的。
夜里,一个伤员倒在忠厚家门口,原来,他是曾经在于宝珍家出入过的抗大教员刘老师。
第二十三集
天刚亮,鬼子就来搜查八路伤员,于宝珍把刘老师藏在了草垛里,鬼子警觉的搜到草垛外,准备放火烧草垛,心甜急中生智跑到前院大喊肚子疼吸引伪军注意,忠厚娘把鸡从后院仍出来,伪军没搜到八路,叼着鸡悻悻离开。从此,刘老师就在于宝珍家掩护下来养伤。
鬼子和伪军占据了马牡池几天,心甜白天偷偷到窑洞里给伤员小王送糊涂,一天小王伤情恶化,陷入昏迷,不巧把心甜带来的瓦罐打翻了,窑洞外是成群的日伪军,窑洞内就是急需营养的伤员,情况紧急,心甜只能解开衣服将自己的乳汁喂到战士嘴里,伤员喝饱乳汁,昏昏睡去……
继存一家上山打石头,途中遇到日军抓人,女八路钟慧为了不连累继存一家被鬼子抓走,继存回来以后越想越内疚,决定去找忠奉,要求去日军营地做伙夫,希望能有机会报答钟慧救了自己孙子的恩德。继存如愿以偿,在鬼子的监狱里见到了钟慧。
抗大刘老师和伤员小王伤都好的差不多了,来到忠厚家感谢于宝珍的救命之恩,说笑的时候小王说昏迷的时候梦见小时候吃娘的奶了。心甜听了又羞又喜。李月作为区干部代表来接两位伤员,临走前刘老师给于宝珍一家跪下了,表示等革命胜利后一定回来报答于宝珍一家。
忠厚和李月送走伤员,忠厚问李月见没见着继成,李月向忠厚说了继成的近况,忠厚交待李月见到继成后一定要叮嘱他小心,赌场上的钱不是钱,战场上的人不是人。
第二十四集
日军的大扫荡越来越严酷,边区形势越来越严峻,区周书记找李月谈话,教给她一个重要任务,让她暂时离开机关保护一位负伤的首长转移并照顾首长恢复健康。李月保护首长来到孙旺家的山洞暂时安顿。
日军又来到马牡池扫荡,挨家挨户的搜捕沂生。于宝珍赶紧让狗子将这个情况告诉心爱,心爱带着沂生和宁宁逃亡路上发现伪军,掉头回到村里娘家,伪军追到娘家门口,可心爱爹硬是不让心爱进屋,万般无奈心爱娘说出孩子不是野种,而是八路军的,心爱爹此时才恍然大悟埋怨心爱不早说,抱起孩子从后院逃走。伪军紧追不舍,心爱爹抱孩子闯进了心爱大爷爷家,心爱大爷爷让心爱爹从后门逃往后山,自己则镇定机智地吓走伪军,保护了孩子的安全。
继存在伪军那里听说钟慧马上就要被处死了,在给钟慧送饭的时候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她,钟慧得知自己命不久长,求继存找来纸笔给王晨光写了一封遗书。继存偷了厨子记账的纸笔给钟慧写信,并假托家里有事请假,将钟慧的遗书带回家里。
首长病情恶化,李月决定把首长转移到婆家去,恰好此时村里来了鬼子扫荡,临下山前,首长教给李月一把手枪防身。
第二十五集
继存回家把钟慧的信交给继存老婆,两口子正商量怎么办,厨子带着伪军找上门来,抓走了继存。晚上,继存老婆和儿子儿媳把信埋在后院,忠奉和于宝珍上门来问情况,继存老婆没敢讲出实情。于宝珍从乡亲们那里听到消息,说继存老婆把地都卖了打算拿卖地钱去据点赎人。
孙旺家在日军扫荡中被洗劫,孙旺娘在屋里生闷气,李月来到孙旺家,求孙旺娘给首长找个大夫,孙旺娘看到李月气不打一处来,无论李月下跪哀求,就是不同意帮李月。李月无奈离开,孙旺娘过了气头想明白了,让孙旺把李月追了回来……首长安顿在孙旺家里,夜里,孙旺娘请来了大夫,可大夫一看是枪伤,无论如何也不敢治,情急之下,孙旺娘说首长是她儿子,还是共产党。大夫被孙旺娘说动,孙旺娘让孙旺买药给首长治病。
孙旺娘对李月还是冷口冷面,但态度上已经有所转变,而李月也开始对这位恶婆婆有了重新的认识。
第二十六集
李月和孙旺娘给首长炖鸡汤,娘俩儿难得坐在一起交交心,孙旺娘告诉李月,自己十六岁过门,早年就像李月一样被孙旺爹打,一直到四十七岁当婆婆,熬了三十一年。李月告诉孙旺娘,女人不应该一辈子一辈子的熬下去,孙旺娘沂蒙分集剧情介绍 第一次从李月嘴里听到了妇女解放这个词。
夜里,三喜媳妇哭闹着求继存把钟慧的遗书交给伪军,把岁岁换回来,继存答应她沂蒙分集剧情介绍 第二天早上就去把岁岁接回来。继存到了据点,跟伪军说把情报藏山上了,要伪军先放了孩子,再带他们去取情报,狡猾的伪军只答应另外找人送孩子回去,再押着三喜和继存一起去山里找情报。继存和三喜带着鬼子在山里兜圈子,最后告诉伪军根本就没情报,伪军盛怒之下痛打继存和三喜,并把他们抓去煤矿当劳工。
孙旺娘给首长包了饺子,并跟李月说要孙旺回来,一家三口一起吃顿团圆饭。三口刚坐到一起,孙旺把桌上的饺子倒到罐里要给首长送去,娘俩跟他说首长的已经留出来了,可执拗的孙旺一定要先给首长送去自己再吃,农民孙旺的“进步”让娘俩哭笑不得。孙旺娘和李月终于达到了婆媳间的和谐。孙旺娘给首长上山采草药,发现远处鬼子搜山,马上就要搜到首长居住的山洞,情急之下从石头后跳出来大骂鬼子吸引注意,被鬼子打死,临死前交待李月好好待孙旺,以后有了儿媳妇不要再向她学。娘死后,孙旺参加了八路军。
大青山战斗,八路军被日伪军包围,于宝珍和乡亲们商量怎么营救。
第二十七集
于宝珍带着乡亲们去大青山寻找八路军伤员,找了一天一无所获,一家人为了八路军们的安全担忧,日军再次搜山,于宝珍让李忠厚赶紧上山藏好八路牛。
一天,于宝珍和李阳在山上遇见伪军抓住了已经怀孕了的夏阳,李阳突然看到夏阳被抓情绪失控,为了不让伪军看出异常,夏阳把宝珍和李阳骂走。
回到家后于宝珍带着李阳来到忠奉家求忠奉想办法救夏阳,虽然明知此事不可为,但为了安抚李阳,忠奉想到了一个在据点当伪军营长的亲戚,就算不能救夏阳,至少也让李阳见她一面。
忠奉带李阳来到据点,找到了郭营长,郭营长看忠奉带了一个从未见过的闺女来,就有了几分疑心,一听说是来救夏阳的,更加一口回绝,但碍于亲戚情面,答应让李阳见夏阳一面。
李阳在牢房里见到了被折磨的奄奄一息的夏阳,夏阳鼓励李阳不要哭,鼓足勇气活下去等待战争胜利的到来。夏阳交给李阳一封信,是留给丈夫陈同的。就在此时鬼子查岗,李阳哭着不愿离开牢房,郭营长硬把李阳拉走,险些被鬼子发现。李阳执意要送夏阳最后一程,郭营长帮助李阳女扮男装混进法场,李阳亲眼看着夏阳被枪毙。
而李阳做了这一切的时候,总有一双陌生的眼睛在暗中观察着他。
忠厚花钱把夏阳的尸体赎回来,一家人把夏阳和继长罗宁葬在一起。而李阳也在这天夜里决定离开家去找八路军。
第二十八集
一天夜里,李月接到上级通知,八路军部门行军打仗急需军粮,要求李月发动群众将当年八路军藏在群众家里的粮食分批送往部队。虽然当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但李月还是承担了这个任务。
这场饥荒蔓延在沂蒙大地,忠厚家也陷入了粮食危机中,牛牛没奶吃,连稀粥都吃不饱,饿的直哭闹,忠厚把粮食把的很严,为了日子能继续下去,每顿饭只能拿出半瓢棒子面。心甜只能委屈的忍耐着。此时李月回娘家来筹粮,发动村里把各家的粮食挖出来准备给八路军送去。
鬼子收到消息,来马牡池抢粮食,搜到忠厚家时,忠厚母装病,机智地将粮食藏在自己被窝里,不料狡猾的日军去而复返,不仅抢走粮食还打死了忠厚母。
忠奉为了救村民们,站出来告诉日军自己知道粮食在哪里,日军逼忠奉交出粮食,把忠奉和忠奉妻往死里打,忠奉挨了打,终于答应带鬼子去找粮食,忠奉带鬼子回了家,让忠奉妻给自己做最后一顿饭,忠奉在粥里下了毒。日军对粥起了疑心,粥端上来后让忠奉两口子先喝,忠奉和妻子若无其事的喝了下去,过了一会毒性发作,忠奉把日军翻译官叫到身边,痛骂他给祖宗丢脸,最后搂着妻子痛苦死去。
第二十九集
忠厚娘的死去对忠厚是个巨大的打击,可粮食被抢走了,怎么向八路军交待?忠厚默默来到后院,从后院地下挖出了自己为了渡荒年而攒下的粮食,准备给八路补上。
忠厚家又添了一座新坟。
李阳找到了八路军部队,打听陈同的消息,不料正遇到八路军在开追悼会,原来陈同在一次遭遇战中刚刚牺牲。李阳把夏阳的遗书交给了八路军领导,并坚决要求留在八路军参军打仗,领导拿她没办法,暂时把她安排在教导队。在教导队里,李阳遇见了孟奎,李阳求孟奎帮助自己留下。一次教导队的雾中行军迷了路,只有李阳认识路,李阳以带路为交换条件,让领导留下自己参军。
马牡池的男丁们组成了送粮队,需要赶五十里地的山路去给前王庄的八路军送粮,中途在休息吃饭的时候发现了鬼子,慌乱中背着八路军的军粮却丢掉了自己的口粮。终于赶到前王庄后发现八路已经边打边转移,他们只能追着枪声的方向向前寻找。他们空着肚子走了一天一夜,一个叫石头的年青人实在饿的受不了了,要打开八路的粮食吃一点,平时不声不响的忠厚却异常坚决的站了出来,举起一块大石头,说:粮食是全庄人拿命换来的,谁动粮食就砸死谁!石头痛苦的放下粮食继续走,不久大家发现石头和良子逃跑了,大家在一个悬崖边找到了良子,良子哭着说石头因为太饿而下悬崖掏鸟蛋摔死了。
送粮队终于找到了队伍,把粮食交给八路军,忠厚惊喜的在队伍里发现了继成。忠厚发现继成受伤,嘱咐继成注意安全,继成告诉忠厚李阳在教导队里。回到家后忠厚给于宝珍说起这事,说继成很奇怪,并没有问起心甜和牛牛。
李阳和孟奎在生活中萌生的情愫一点点聚积。附近,李继周所在的国民党部队与日军遭遇,继周在战斗中负伤。
第三十集
李继周部队被打散,李继周忍着伤痛逃回自己家中,而此时,忠奉和忠奉妻已死,家中已是空房。继周重伤中倒在家里,被路过的于宝珍发现,,于宝珍和忠厚一起把李继周抬到屋里,准备一棍子打死他为继长报仇。临死时李继周发感慨,感叹自己忠心报国抗日落得这个下场,于宝珍和李忠厚还是下不了手,从李继周口中得知南沙河战斗,李忠厚亲自去看到了惨烈的战场,相信了李继周的话,既是如此,李继周就是抗日忠良,不能杀了他为继长报仇了,于宝珍陷入两难之间。忠厚见宝珍下不了决心,把南沙河的惨状和继长死前的惨状都给于宝珍说,让她自己选择。
教导队面临扫荡以来最严峻的一次战斗,教导队队长在战斗中牺牲,部队被打散,李阳和孟奎被敌人包围,孟奎为掩护李阳,只身引开鬼子,跳下悬崖。李阳却并未脱险,被伪军抓回据点。此前一直在暗中观察李阳的那双眼睛终于露面,那是在据点做泥瓦匠的工人,隐隐之中,这个小泥匠竟然非常关心李阳,李阳被抓后,他偷偷混进监狱,探视李阳。
第三十一集
于宝珍和李忠厚再次来到李忠奉家,李继周已经奄奄一息,于宝珍终于还是觉得李继周还是抗日的,就算让他死,也得把他抗回家,洗干净了再死。两口把李继周背回家,于宝珍检查李继周的满身伤势,动了恻隐之心,为李继周请来大夫,可大夫见是李继周,坚决不肯治,于宝珍跟大夫说:狗咬人一口,人不能再咬狗一口。大夫碍于情面,暂时治疗李继周。
李月回娘家,传达给于宝珍上级的最新指示,要乡亲们加紧织布,村里的妇女开始架上纺车,给八路军纺线织布。
李继周伤势加重,眼看不行了,于宝珍想让给八路军送布的年轻人把继周送到八路军医院救治,几个年轻人问宝珍图啥,宝珍说只为这是条打鬼子的人命。八路军医院给李继周治疗后在于宝珍家养伤。
泥瓦匠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在监狱里还能唱歌的李阳,深夜,利用自己的身份便利,挖了一条地洞救出李阳。泥瓦匠把李阳安顿到围子里的窑洞中,再回去接母亲逃命,可是发现被窝里的母亲已经被刺刀刺死,自己被伪军包围……
第三十二集
李忠厚从围子经过发现李阳,把女儿背回家,李阳告诉于宝珍,救她的就是被退亲了的拴柱,并且转告了于宝珍拴柱说自己不是二鬼子的话,于宝珍感叹愧对了拴柱。李阳伤好后来到拴柱家,发现一片狼藉。村里人跟李阳说鬼子来杀了拴柱娘俩,这家绝户了。
李阳告别了父母,去寻找部队,途经孟奎跳崖的地方,从老乡口中得知孟奎跳崖后被鬼子杀死,但尸体神秘失踪,李阳固执的认为孟奎已经死了。李阳找到了队伍,遇到了教导队的队长,原来队长没死,被老乡救了,现在已经是团长了。
李继周伤渐渐好起来,一天他无意中闯入了继长安葬的地方,于宝珍驱赶他离开这个地方,在于宝珍面前,继周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卑微与渺小。于宝珍带李继周来到忠奉夫妇坟前,告诉李继周他们死时的情状,继周发誓要报国仇家恨。
鬼子又来扫荡了,继善带着民兵跟鬼子兜圈子,掩护老四保护八路牛。可任民兵敲锣放鞭炮吸引鬼子,鬼子就是不上当。鬼子把村民都集中起来,男女分开,押着所有男人上山,于宝珍回来给忠厚报信,李继周听说单枪匹马去救村民,结果救出村民,自己则壮烈牺牲。
于宝珍看鬼子离去了,来山上找老四,两人见两条牛憋坏了,于是分头带着两条牛去吃草放风,老四带着自己的黄牛在远处吃草,发现鬼子去而复回,情急之下拿刀砍自己的宝贝黄牛,掩护于宝珍带八路牛撤退。自己则被黄牛拖着满山跑。
第三十三集
经过艰苦的反扫荡战争,八路军又打回马牡池,一一五师首长再次住回于宝珍家养病,并且告诉于宝珍一个振奋的消息,战略大反攻即将到来,抗战即将胜利!
心甜每天在村头盼着继成,左邻右舍去当兵的男人都回家探亲了,连心爱都带着孩子回来了。只有继成还没回过一次家,忠厚沉不住气了,赶到莒南去找继成。
黎明的父母派人来接黎明了,心甜抱着黎明不愿意还给八路,哭着要再抱抱孩子,于宝珍硬硬把孩子抢下来还给八路,心爱在屋里看着这一切对自己和沂生的未来产生担忧。
宋同志再次来到马牡池,准备成立边区政府,村里也要选村长,候选人是继善和宝珍,宝珍听到这个消息很激动,发动家人准备竞选村长。
忠厚来到莒南找到继成,此时的继成已经是八路军团长了,继成正在主持团政委的婚礼,婚礼上认识一个从上海来解放区的女学生,产生好感。忠厚找到继成,责问继成怎么不回家看看老婆孩子,继成说自己当团长后责任更重了,托忠厚给心甜带了一个红色发卡。
忠厚赶回来参加村里选村长的投票,把最关键的一票投给了继善,结果于宝珍以一票之差败给继善。
沂蒙分集剧情介绍 第三十四集
于宝珍回到家里生闷气,狗子给于宝珍“告密”,说是忠厚把关键一票投给了继善,于宝珍开始跟忠厚闹。此时宋同志来宝珍家,给宝珍和继善开了会,宝珍还是继续当妇救会长,和继善配合好工作。
夜里,忠厚把见到继成的事情跟于宝珍说了,劝于宝珍不要当官,会夺了继成的“官运”。
抗战终于迎来了伟大的胜利!消息传到马牡池村,村里一片欢腾,组织了一个欢庆大会,继善在会上亲手把八路牛还给了八路军,八路军长官作为一个中国人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