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
书是人的良师益友,那名著就更不用说了。从小学开始,老师就带领着我们读名著,如今暑假得了闲,更是有时间拿出一本名著翻阅,我则选择了《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关羽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他勇敢,他忍受剧痛刮骨疗毒,看着一滴滴血从手臂上落到盆里,他的眉头都没有皱一下。他斩颜良,诛文丑,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偶像。 他重情重义,“华容道,捉放曹”众所周知。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礼待之恩和放行之情,不惜违背军令状,以身家性命当代价,在华容道捉又放曹操。当初若不是这样,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晋朝了。
比起关羽的英勇,诸葛亮则是足智多谋。3岁时他出山辅佐刘备,在隆中决策时,他便已经预见到刘备后来可以三分天下而有其一了。并且在赤壁之战前,他也让我们领略了他舌战群儒时的风采。而在三足鼎立时,他对内依法治国,对外东和孙权北据曹操,一个人担起了蜀国大小事务,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他上通天文,下识地理,他草船借箭、巧施空城计、火烧赤壁。就连他死了的时候也机关算尽我总想着,若无诸葛亮,刘备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蜀国, 诸葛亮的才华可谓是深不可测。
曹操似乎算得上一个反面人物,他心胸狭窄,甚至于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他的多疑。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痛失了许多人才,杨修因为恃才放旷,被他杀死了;华佗好心为他剖颅治病,却被他起疑心杀死了……但是他作为一个统治者,求贤若渴的态度值得我们敬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里精彩的人物,使我百读不厌烦。他们有的诡计多端,有的英勇好战,有的心胸狭隘,有的聪明过人……《三国演义》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多姿多彩活灵活现的人物,他们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三国演义》,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巨作,当时光飞逝,千年古事俱付尘灰,《三国演义》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历史的年轮碾过了一季又一季,往事如风,物是人非。三国虽走,精魂尤在!《三国演义》不仅照亮了我的心灵,更照亮了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