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后感2000字
2017-01-03 19:33
读完《围城》,写读书心得,感觉就像是饥饿的人面对一桌丰盛佳肴一样。什么都想仔细品味一番,却因内容过于丰富,反而不知从何开始。 仔细回味,发现《围城》中最吸引我的的地方便是幽默和精彩的比拟手法。
《围城》的幽默,当然有别于平时消遣所看的笑话。其幽默是蕴含深意的,是需人细心体会的。它不是一般笑话所产生捧腹不已,它是在读者看完后,仔细回味时的会心一笑。在我看来,这是作者超高文学造诣的体现,是钟书先生自己独有的“钱式幽默”。
举几例“旅馆名叫欧亚大旅社。虽然直到现在欧洲人没来住过,但这名称不失为一种预言,还不能断定它是夸大之词。”
“一切会议上对于提案的赞成和反对极少是就事论事的。有人反对这提议是跟提议的人闹意见。有人赞成这提议是跟反对这提议的人过不去。有人因为反对或赞成的人和自己有交情,所以随声附和。”
前者,在一行人湘西之行的途中;后者,在三闾大学一次集体会议前。两段文字,都通过将反面事物进行“正面”的刻画,风趣展现了一些社会现象,使人读来妙趣横生,钟书先生的功力可见一斑。
当然,最能体现钟书先生博学多才的,还在于其精彩的比拟手法。
据有关资料介绍,《围城》一书所用比拟手法有数百条。历史方面的、宗教方面的、神话方面的多种多样的旁征博引,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含义更加深刻。
当然,在众多《围城》读者当中,很少有人提及“比拟出彩”这一点,但这确为让我为之敬佩一处。
通过幽默结合大量的比拟,作者将社会风气,人情世故,凡存在病态的,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与批判。这便是吸引我的地方。
接下来,我更想谈谈自己之于几个主要人物的感受。
书上的人物很多。方鸿渐、孙柔嘉、赵辛楣、苏文纨、唐晓芙,董文川、曹元朗、李梅亭、范小姐这是我不翻书所能记住名字的人物。当然,主要人物差不多都含在内了。
先说主人公方鸿渐。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喜欢的原因是他人很正。方鸿从国外留学归来,不学无术,买了一个假文凭,开始了自己的“围城”生活。他可以说是所有人中最没实际才能的一个,但他人不坏,善于关心别人,对父母有着敬畏和孝顺之心。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当中是十分难得的。而方鸿渐的“庸”,使得其自身又有了一丝悲剧性的色彩。因此这个人物又是很值得同情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方鸿渐这一形象,是为中国一大批中层知识分子的入骨刻画:没有才能,对社会毫无用处,活的十分惨淡,人生始终离不开“想进城,进城后想出城”的围城式怪圈。说的严厉一些,这些知识分子只为国家的寄生虫,几乎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方鸿渐的悲哀,也是一大批国人的悲哀。
比起方鸿渐,赵辛楣则是另外一种人。他有着自己的理想(当然一开始是指追到苏文纨),有着真才实学,善于交际,他的结局,自然要比方鸿渐好。另外,我个人认为他当为全书的一个重要线索,在前阶段,他对苏文纨的追求为几个人的感情纠纷提供了可能;中段它成为了湘西之行的必不可少的领队;后段他又为方孙二人的故事提供了经济基础。
喜欢的方鸿渐正,也赞赏赵辛楣的义。方鸿渐自己没有本事,“活”的下来全靠赵辛楣的帮忙。尽管这基于“方鸿渐不为自己情敌”之上,但能对朋友关怀至此,其义已表现得淋漓尽致。
女性中,给我印象深刻者不多。只觉对苏文纨稍微有所了解。
据杨绛说,苏文纨是钱钟书将几个原型合而为一的成果。确实,苏文纨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身为一位留洋女士,她有着女书生自来的高雅。但她对于感情的追求却是畸形的。她一味的希望自己能够玩弄别人的感情,能有无数追求者。只有几个人为她而争风吃醋,才能使她获得满足。到了后段,我们甚至又看到她走私商品的行为。多重性格的叠加,使得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病态、怪异的形象——尽管不可否认她是美丽的。也因于此,她最终的爱情结局也是悲哀可笑的。
当然,本书的书名是为《围城》,我想略述自己之于“围城”二字的看法。
书名虽为围城,但书中出现二字的地方少之甚少,只记得苏文纨在一次酒席上提出过这个概念。但事实上,书中无处不“围城”。围城,即指一座被围困的孤城。它既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城,更为人心灵上的孤寂之城。被拒之城外的人想拼命进城,进去后被困在里面的又想竭力出城,如此一来,便构成了一种永无穷尽,循环往复的矛盾怪圈。追求的东西,拼命想得到的东西,在最后取得后,又想尽一切力量摆脱它。在我看来,这是对人们一种类似于喜新厌旧的病态心理的真实写照,也是深刻地表达了思想空洞者,在失去自己所认为的精神支柱后的一种无奈。
这不是某人的特有,这是所处当今时代人的通病。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自己追求自己所缺少的东西(如爱情、金钱、友谊)时,自己对其期盼是那样得热切,而在真正拥有后,却往往怅然若失,甚而厌之、恶之乃至弃之、到头来,一无所获倒使自己身心疲惫。这正是《围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读过《围城》的人,也许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愉快之余,感到一种隐隐约约的不安,因为书中所描绘,所讽刺的,太像自己的所思、所做了。这也是《围城》的伟大之处:它所讽刺的,为社会的共性问题,并直击每个人的要害。《围城》是一部很现实的书。
依然记得末尾那句话: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含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围城”似乎冥冥中要注定的。
但在我看来,这全然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中!
以上为初读《围城》之感。
《围城》的幽默,当然有别于平时消遣所看的笑话。其幽默是蕴含深意的,是需人细心体会的。它不是一般笑话所产生捧腹不已,它是在读者看完后,仔细回味时的会心一笑。在我看来,这是作者超高文学造诣的体现,是钟书先生自己独有的“钱式幽默”。
举几例“旅馆名叫欧亚大旅社。虽然直到现在欧洲人没来住过,但这名称不失为一种预言,还不能断定它是夸大之词。”
“一切会议上对于提案的赞成和反对极少是就事论事的。有人反对这提议是跟提议的人闹意见。有人赞成这提议是跟反对这提议的人过不去。有人因为反对或赞成的人和自己有交情,所以随声附和。”
前者,在一行人湘西之行的途中;后者,在三闾大学一次集体会议前。两段文字,都通过将反面事物进行“正面”的刻画,风趣展现了一些社会现象,使人读来妙趣横生,钟书先生的功力可见一斑。
当然,最能体现钟书先生博学多才的,还在于其精彩的比拟手法。
据有关资料介绍,《围城》一书所用比拟手法有数百条。历史方面的、宗教方面的、神话方面的多种多样的旁征博引,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含义更加深刻。
当然,在众多《围城》读者当中,很少有人提及“比拟出彩”这一点,但这确为让我为之敬佩一处。
通过幽默结合大量的比拟,作者将社会风气,人情世故,凡存在病态的,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与批判。这便是吸引我的地方。
接下来,我更想谈谈自己之于几个主要人物的感受。
书上的人物很多。方鸿渐、孙柔嘉、赵辛楣、苏文纨、唐晓芙,董文川、曹元朗、李梅亭、范小姐这是我不翻书所能记住名字的人物。当然,主要人物差不多都含在内了。
先说主人公方鸿渐。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喜欢的原因是他人很正。方鸿从国外留学归来,不学无术,买了一个假文凭,开始了自己的“围城”生活。他可以说是所有人中最没实际才能的一个,但他人不坏,善于关心别人,对父母有着敬畏和孝顺之心。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当中是十分难得的。而方鸿渐的“庸”,使得其自身又有了一丝悲剧性的色彩。因此这个人物又是很值得同情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方鸿渐这一形象,是为中国一大批中层知识分子的入骨刻画:没有才能,对社会毫无用处,活的十分惨淡,人生始终离不开“想进城,进城后想出城”的围城式怪圈。说的严厉一些,这些知识分子只为国家的寄生虫,几乎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方鸿渐的悲哀,也是一大批国人的悲哀。
比起方鸿渐,赵辛楣则是另外一种人。他有着自己的理想(当然一开始是指追到苏文纨),有着真才实学,善于交际,他的结局,自然要比方鸿渐好。另外,我个人认为他当为全书的一个重要线索,在前阶段,他对苏文纨的追求为几个人的感情纠纷提供了可能;中段它成为了湘西之行的必不可少的领队;后段他又为方孙二人的故事提供了经济基础。
喜欢的方鸿渐正,也赞赏赵辛楣的义。方鸿渐自己没有本事,“活”的下来全靠赵辛楣的帮忙。尽管这基于“方鸿渐不为自己情敌”之上,但能对朋友关怀至此,其义已表现得淋漓尽致。
女性中,给我印象深刻者不多。只觉对苏文纨稍微有所了解。
据杨绛说,苏文纨是钱钟书将几个原型合而为一的成果。确实,苏文纨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身为一位留洋女士,她有着女书生自来的高雅。但她对于感情的追求却是畸形的。她一味的希望自己能够玩弄别人的感情,能有无数追求者。只有几个人为她而争风吃醋,才能使她获得满足。到了后段,我们甚至又看到她走私商品的行为。多重性格的叠加,使得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病态、怪异的形象——尽管不可否认她是美丽的。也因于此,她最终的爱情结局也是悲哀可笑的。
当然,本书的书名是为《围城》,我想略述自己之于“围城”二字的看法。
书名虽为围城,但书中出现二字的地方少之甚少,只记得苏文纨在一次酒席上提出过这个概念。但事实上,书中无处不“围城”。围城,即指一座被围困的孤城。它既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城,更为人心灵上的孤寂之城。被拒之城外的人想拼命进城,进去后被困在里面的又想竭力出城,如此一来,便构成了一种永无穷尽,循环往复的矛盾怪圈。追求的东西,拼命想得到的东西,在最后取得后,又想尽一切力量摆脱它。在我看来,这是对人们一种类似于喜新厌旧的病态心理的真实写照,也是深刻地表达了思想空洞者,在失去自己所认为的精神支柱后的一种无奈。
这不是某人的特有,这是所处当今时代人的通病。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自己追求自己所缺少的东西(如爱情、金钱、友谊)时,自己对其期盼是那样得热切,而在真正拥有后,却往往怅然若失,甚而厌之、恶之乃至弃之、到头来,一无所获倒使自己身心疲惫。这正是《围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读过《围城》的人,也许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愉快之余,感到一种隐隐约约的不安,因为书中所描绘,所讽刺的,太像自己的所思、所做了。这也是《围城》的伟大之处:它所讽刺的,为社会的共性问题,并直击每个人的要害。《围城》是一部很现实的书。
依然记得末尾那句话: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含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围城”似乎冥冥中要注定的。
但在我看来,这全然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中!
以上为初读《围城》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