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中曾断断续续的读过《傅雷家书》,前些日子学院搞了个“读书有感”活动,老师推荐了这本书,心底被荡漾,便从网上下了个《傅雷家书》的电子书到手机上,以便“十一”在家空闲之际拿来消遣。在回家的火车上,无聊之际拿出来看,一字字一句句地看下去,心底突然被一种细腻的东西触动,嘈杂的车厢也安静了,一口气把它看完了。我想,这种东西叫做情,一种爱子之情。
傅父亲,正如他在对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的各方面都要求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他对待幼小的傅聪也是十分严格的。他很少同孩子嬉戏逗乐,也不会对孩子的调皮淘气行为表示过欣赏。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一一以身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孩子在父亲的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方每天同桌进餐,他就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饭菜咀嚼,是否发出丧失礼貌的咀嚼声。甚至因傅聪不爱吃青菜,专拣肉食,又不听父亲的警告,就罚他只吃白饭,不许吃菜。
然而,傅父亲也是亲切的。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令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傅雷每信必有的关于音乐的见解和如何做事做人的教导,最记得的就是他告诉傅聪,进屋脱大衣时要连丝巾一起拿下来,站立着跟长辈说话时,要身体站直两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裤袋里,是很不礼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则更不礼貌。看到这些文字时,我的惊讶甚至大过了我的感动。这是怎样的一个父 亲呵!这样的琐事,也要不远万里点点滴滴地写在信中!
傅父亲的爱子之情至真至切,着实让我们感动。但这只是感动,有人可能会感叹道“要是我也有这样的一个父亲就好了”,这种说法我却不能苟同。我们都有自己的父亲,或许我们的父亲不懂音乐,也不懂那么多道理,也不会写这么多关怀的信,但他们有着同样一颗爱子之心。
我的父亲没有多少文化,年轻时候就在外奔波,直到现在黑发已渐渐变成白发。我和弟弟一直在老家读书,和父亲见面的时间都没有,交流更是少了。而且,他给人的感觉总是凶凶的。渐渐长大了,也懂得了发现爱。每次寒暑假去他那,母亲总是满脸笑容的寒暄问暖,父亲还是板着脸,但我能感受到他眼里的温柔。之后第二天一大清早,他就到菜市场买了很多菜,我爸就是这样一个人。同样,他也需要爱。他喜欢每次吃饭叫我和弟弟帮他盛饭,弟弟每次都很不乐意,我却会很主动。因为我知道,父亲向儿女所要的并不多,或许只是一点点的要求,做儿女的怎么能不满足呢。
天下哪有不爱自己儿女的父母,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作为儿女的我们,应该懂得发现爱,并懂得回报爱,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拥抱,或许只是简单的盛一次饭,或许只是一个理解的微笑……让我们用心呵护这血溶于水的一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