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奶酪?》内容概要:懂得随机应变并享受变化的你,才是未来最青睐的人。在变化面前,成长中的你应当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是像匆匆一样取下挂在脖子上的鞋子迅速出发?还是像嗅嗅那样经常能嗅出奶酪变质的味道?或者像唧唧发现自身的问题之后敢于自嘲,勇敢面对变化的现实?还是像哼哼一样,止步于自己的幻想和固执中……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上书店网友:《谁动了我的奶酪》讲的是两个小矮人和两只小老鼠的故事。文章主要围绕“奶酪”的获得、拥有、失去,不同的人产生的不同心态,由此产生迥异的行动策略。是像嗅嗅和匆匆,迅速开始行动?还是像哼哼那样害怕变化,否认和拒绝变化?还是像唧唧那样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其实,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生活和学习中有太多的变化,变化无时无处不在发生,无论我们是否害怕变革的到来。如果我们能够尽快调整自己适应变化,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当我们面对变化时,我们会害怕,会感到无所适从,这很正常。只要我们能够认真科学的对待畏惧,它甚至可以帮助我们避开真正的危险。我们无须拒绝变化,我们完全可以改变对变化的态度,在变化中享受变化,拥抱变化,迎接变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奶酪”是一种通过艰辛努力而获得的优越状态。“奶酪”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拥有的核心能力。我们该如何把握和拥有呢?作为一种换位思考,我们对于常常向往着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轻狂和喜悦,却难以体会“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李煜伤感情怀。作为这种对比,我们就需要把握今天,把握机会,学会细心保护和精心呵护,不要等手中的“奶酪”变酸、变坏,在无可奈何之中又惊羡别人的拥有。变化是永恒的。尽管还有如同嗅嗅一般因害怕变化而否认变化,怨天尤人的人在,但如唧唧一样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是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所致。原有的“奶酪”总有一天会消耗,我们该如何面对?卡奈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不要为打碎的玻璃杯而伤心,我们也不要为记忆中的“奶酪”而向往,那只会是“白头宫女话玄宗”的无奈和一厢情愿的神往。我们需要的是发现适合……

谁动了我的奶酪?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中国有句古话叫“一言兴邦”,很多成功人士、名流也常常说自己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听了一个故事或受到一句话的点醒。一个故事、一句话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或者短点一生中的某一个阶段,十年前我觉得那是忽悠,而十年后的前不久,我开始相信了,原因是上半年的我痴迷开心网,每天都像中了毒瘾似得泡开心,虽然也知道那里面虚拟的豪宅、名车、大鱼都是假的,费力劳神其实很幼稚很无聊,可就是戒不了,然而当有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偷的不是菜是人生”,忽然间有醍醐灌顶、大彻大悟之感,虽然里面并不是劝诫、也不是拿思想空虚、精神依赖的危言和“要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中去”这样的大词儿吆喝,但就是一瞬间觉得起早贪黑玩的玩意儿没劲了,放下了、放弃了。于是便相信了一个故事、一篇文章、一句话对人的威力。这种相信对于个人来说是改变的契机,而对于商人们来说,尤其是书商,那就是绝佳的商机,励志书的畅销与泛滥其实就是源于人们的这种相信。美国人医学博士更是畅销书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就深谙此道,“用简单有效的办法解决复杂的问题”是他写书的理念,所以他的每一本书基本上是一个故事和故事的分析,而核心就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能说这种写法不好或没价值,毕竟他的书被译成26种语言畅销世界,但读这样的书就好比明明是块饼却兑了很多水,成了片儿汤,喝下去也能填满肚子,却不顶事儿,加上那个这样的书往往都是薄薄一本,字大画多还用彩页,还要包上硬纸成了精装版、钻石版,更加让性价比不合理,不信你就尝尝《谁动了我的奶酪》这碗不菲的心灵片儿汤。斯宾塞•约翰逊博士似乎是得了《大话西游》里唐僧的真传,絮絮叨叨的功力颇为深厚,能唧唧歪歪的把一个简单的也没什么意思的故事编的尽可能的长,让你拿着书的手都会挤出水来。《谁动了我的奶酪》除了开头必须的吹捧和忽悠之外,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故弄玄虚的前戏,借一个同学会勾起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