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2000字
2016-10-30 03:57
活着,总需要希望。可是当生活一步步走向绝望,就连仅存的痛苦都变成了奢求。始终怀揣着海市蜃楼般的希望,踩在现实的浮冰上,无法预判生活的戏剧性毁灭,只能依靠仅存的耐心活着。当生活的打击把人变成了受虐狂,那么“活着”就是最大的祈求。 看《活着》不像是在看一本书,整本书安静的讲述着一个个故事。说是讲故事倒不如说是描述一个个悲剧,不曾出现多少大哭大嚎、大悲大戚和歇斯底里,仿佛只是主人翁富贵一路走来的诠释。 整本书以40、50、60年代为背景,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八年抗战、三年内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40年代,主人翁徐富贵赌博输掉了祖业,从地主家的阔少爷沦落为一个佃户,气死了父亲,随后被抓去当了壮丁;50年代富贵一家经历大跃进,生活异常艰苦但却挣扎着活了下来,儿子有庆夭折,丧子之痛可想而知;60年代文化大革命悄然而至,在这场动荡中人的生命毫无保障。参军时一起努力活着的战友春生被批斗至死,妻子积劳成疾早年去世,女儿因难产惨死,女婿因工而死,唯一的外孙吃豆子时撑死了,仅留下一个人孤单的活着。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心碎,“好好活”三个字深深刺痛着我的神经。书名叫做《活着》可是全片贯穿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死,然而这样的打击换来的是麻木的生存。 这种场景只能是悲剧故事,现实生活中经历了这样的苦痛,能活着该是何其的坚强庆幸。书中富贵在遭遇这些磨难后俨然成为了受虐狂,把这痛苦都看做是幸福。弗洛伊德对受虐狂的成因有这样的解释:人若落入一种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中,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就会把这种痛苦看做是幸福,用这种方式来寻求解脱。 这样一来,他的价值观就会扭转过来了。也许这就是《活着》的真谛,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人总是要被迫经历各种失去后,继续平静地活下去,仿佛领略了生命的真谛,但终于兴许还是归于无物。注定赤裸裸的来,又赤裸裸的离去。富贵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都是一个悲剧的化身,他的神情和所作所为仿佛是那个年代人所特有的一种混沌的状态,栩栩如生的表现在那个时代的社会最底层的人的无奈而又悲哀的耐性。期待着生活能在横亘痛苦时出现一点转机,然而这注定只是期待,总是在一丝希望后又落入无尽的噩耗,然后心如死灰继续面对,牵强的期待,往复循环,直到消耗完最后的耐性,也终究归于无物,孤零零的…… 我同情富贵,同情他悲苦的遭遇以及非常人所能忍受的折磨;我佩服富贵,佩服他在历尽艰难时的释然和不放弃的坚持。从完美主义者的角度来看,富贵的一生无疑是悲剧的痛彻人心的。但是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他的一生是值得的,谈不上完美,但至少不会是枉来一遭。在历经一系列的死亡后他依旧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还是努力的活着,“好好活着”。讽刺的是,生命就好似一渊海面,对所有的慘剧照单全收。书中的结局是这样的:凤霞难产而亡,她的丈夫在工作室被石板压死,他们的的儿子由外公养活,后来吃豆子撑死了。 最后只有一头老牛伴着他,他说:“人嘛,就是要活着。”这时他不再是活着,而是变态的接受着生活给予的伤痛,就好像他和春生在战场上见到横尸遍野的情景,他的眼里流露的不是悲伤而是惊讶。他们目瞪口呆的说着“回去了,可得好好活呀”。好好活着,这仅仅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而作为生活底层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标准在不停地放低,最后完全依顺于麻木与不幸的世界。 读书,不仅仅只是了解一段经历,它也反映了那个年代国家和社会的选择。《活着》反映了中国社会所经历的磨难,走过的歪路,以及人民为生存所做出的努力。生活总要往前开进,前进的道路上迂回曲折,布满荆棘,偶尔的妥协能够被原谅。但是若是失去的希望,失去的前进的动力和最基本的愿望,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仅仅按部就班,得过且过,人生还有什么值得留恋。 富贵值得佩服,因为他还没有彻底绝望。但是更多的只能是同情,只能被同情为弱者,不过弱者只是注解,并不是用来要挟这个世界的道具。他没有这个资格。因为弱者并不是一种自怨自怜的资本,甚至可能是成为强者的起点。因为他比那些生下来就万千宠爱的强者,还多了一份可以去拼,去创造,去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这是多么难得的偏爱。在生活不停地让富贵遭遇苦难的时候,他只是一味的接受,一味的应对,从来就没有尝试着去做出改变,甚至连这种想法都不曾出现,注定成为时代的陪葬物,化为历史的尘埃随风飘荡。 活着,总需要梦想。无论怎样都不能忘记人生的追求,如果仅仅依靠耐性和韧性活着,那就不再是生活,而是生存。有人曾问我“你有梦想吗?”我笑笑说“我没有梦想,我只有理想,那是经过理性思考之后的想法。”依稀记得当时坚定的语气,那时血气方刚什么都敢做敢闯。而现在顺着计划好的航道延续着相同的轨迹按部就班,我好像忘了为何活着,曾经的愿望真的只是愿望。 我等不了,时间不会给我机会让我停顿踌躇,所以只能重拾当初的执着不让自己永远活在遗憾中。给年轻一点精彩,一生总该疯狂一次,那就为未来喝彩,为未来点缀,不要让生活的幕布单调冷清。活着,总需要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