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3000字
2016-10-07 19:48
世间众生,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然又赤条条地离去,了无牵挂。红楼众女子,她们或天真烂漫、或多愁善感、或风情万种……她们生就如夏花之烂漫,死亦如秋叶之哀美,然生生死死之间又倾注了作者多少的心血,又凝结了红楼女子多少的血和泪。都云作家笔下的个个人物都如同他的孩子般,那么红楼之中作者又为何让那如水般哀怨的黛玉、如火般炙热的晴雯、如磐石般忠贞的尤三姐凄然离世呢?又为何叫活泼的湘云、贤惠的宝钗、体贴的袭人命留红楼呢? 一、黛玉、晴雯、尤三姐之死 1。 黛玉 黛玉是红楼十二钗正钗之首,为整部小说的发展贡献极大。初读红楼之人可能不会看到贾府“百足之虫”的命运,不会看到曹雪芹在小说中众多隐喻性质的话语,但绝不会忽视掉宝黛的爱情。其荡气回肠之爱让闻者伤心、听者流泪。黛玉对待爱情之真之诚之倾心让人不禁对这个弱小女子刮目相看。她用她的整个生命唱出了一首缠绵哀艳的恋歌。 然就是这样一个结晶了“过去一切‘春怨秋悲’闺阁女性之传统,然后又感染了以后一切‘工愁善病’的闺阁女性之情操”的女子却被作者“判处死刑”,于床榻上孤独的离开,心中满怀着对宝玉的爱和恨,成为了《红楼梦》悲剧主题中的主角。读者都不禁要问为何要这样安排黛玉的结局呢?她的死对于她来说到底是欢还是哀呢? 2。 晴雯 曹雪芹在给晴雯的判词中提到“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这简单的三句不仅暗含着晴雯的品格心性,更预示着她最终的结局。 “红楼”之中正面写及晴雯的只有五回:第八回,为宝玉贴“绛远轩”;第十一回撕扇;第五十二回勇补裘;第七十四回斥责王善保家的,还有第七十七回晴雯因遭忌被逐、抱屈夭亡而在第七十七回中宝玉为其作《芙蓉女儿诔》也从侧面描写了晴雯。相对于宝、黛、钗这些人物,晴雯的出场并不多,但是她身上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在宝玉为她写的《芙蓉女儿诔》中,曾评价她说:“忆女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位体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位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女子中终是被谗言所杀“樱唇红褪,韵吐呻吟;杏脸香枯,色陈顑颔。”于孤独之中走完了人生。 3。 尤三姐 在《红楼梦》这座流光溢彩的宝库之中,尤三姐虽占篇幅不多,但她却以洒脱、果敢、泼辣、刚烈的个性让人难以忘怀。 尤三姐身虽陷入不洁之泥淖,但是心中却追求着永恒不灭的爱情。她想要脱离宁府的淫爪,然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出嫁或出家,心中早有牵挂的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她曾对尤二姐说:“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我如今改过守分,只要我拣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凭你们拣择,虽是富比石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过不去,也白过了一世。”她对爱情婚姻之忠贞让人佩服,然这忠贞只是泡影,终不及爱郎来娶。她对柳湘莲的鄙视不做任何赘言,只是拿起那把鸳鸯宝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落了个“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哪边去了。” 二、宝钗、袭人、湘云之生 作者在红楼梦尽之时也并未让所有女子都随风而逝,终留下了几个。其中,宝钗、袭人、湘云的生的结局尤让人关注。 1。 宝钗 宝钗是红楼众女子中“冷美人”,是“艳冠群芳”的“花王”,是一个勇于活在当下的女子。她与宝玉有着金玉良缘,却在宝黛爱情中尴尬地做着第三人。她的优雅、端庄、稳重、平易近人都被大观园内的人所称道,然也被后人解读为圆滑、世故、老成、奸诈。 宝钗的结局不同于她的“对立者”黛玉,她与宝玉终成就了姻缘 ,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宝二奶奶。 2。 袭人 “花气袭人知昼暖”,这是她名字的由来。宝玉给她取袭人这个名字,不仅仅是因为其姓花,更是因为她“心底纯善,克尽职任”,极为尽忠。 袭人作为宝玉之妾,在贾府之中地位自然不与其他丫头一般,连王夫人给的月钱都早已不同。她早先深受宝玉的喜爱,也受到了一般丫头的尊重,连好妒的黛玉都称其为“好嫂子”。而她的结局也是成就了一段姻缘,开始了她新的人生。 3。 湘云 这个活泼、果敢、率性、天真的女子,口中终日喊着“艾哥哥,艾哥哥”。其如阳光般的性格在大观园里独放异彩,有她之处就有了生机。这样一个女子的结局是与“才貌仙郎”的卫若兰结为夫妇,生活美满。然而在想“博得个地久天长”之时卫如兰不幸得痨病身亡,湘云“立志守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