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600字
2016-10-15 10:01
读《童年》有感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俄国,如此的黑暗。
小主人公阿廖沙在小说中出现年仅3岁。丑陋的社会是他们家没有一点温暖,只有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再加上喜怒无常的外祖父大动干戈时无比的可拍,只有外祖母是真正关心阿廖沙的人,他何等的可怜!
不过这让我自然而然的想起祥子,同样沦为在这样一个黑暗世界,一个可以坚强的站起,一个却像黑暗屈服,或许祥子没有人可以去挽救他,可阿廖沙不同,他还有个和蔼可亲的外祖母,无论是生活艰苦的日子,还是被外祖父打骂的日子,至少他曾经有个家,车夫彼得伯伯和街头穷苦孩子的友谊,有外祖母动人的歌声以及优美的民间故事,至少他的童年有一小部分是快乐的。
再比起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没有丧父那般悲痛,不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孤儿,我们却成天抱怨生活的艰辛。我们是父母手上的掌上明珠,不必去受阿廖沙那般痛苦的打骂,再者,我们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不要买房子或穷到连茶叶片都要分摊。高尔基把当时黑暗的俄国社会缩影全扣在阿廖沙与他周围的人士,但阿廖沙没有因为这穷苦的生活放弃希望,而且阿廖沙在最后坚强的告别保尝善与恶的童年或许说高尔基对当时的俄国黑暗社会还有希望。而且阿廖沙从小就用善良的内心打动了我,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的灵魂。阿廖沙是黑暗社会中的幸存者,他坚强勇敢的去面对黑暗,阻挡黑暗。童年的结束,但黑暗的噩梦还在蔓延,走向苦难的人间。
丑陋的社会,苦难的人间。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俄国,如此的黑暗。
小主人公阿廖沙在小说中出现年仅3岁。丑陋的社会是他们家没有一点温暖,只有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再加上喜怒无常的外祖父大动干戈时无比的可拍,只有外祖母是真正关心阿廖沙的人,他何等的可怜!
不过这让我自然而然的想起祥子,同样沦为在这样一个黑暗世界,一个可以坚强的站起,一个却像黑暗屈服,或许祥子没有人可以去挽救他,可阿廖沙不同,他还有个和蔼可亲的外祖母,无论是生活艰苦的日子,还是被外祖父打骂的日子,至少他曾经有个家,车夫彼得伯伯和街头穷苦孩子的友谊,有外祖母动人的歌声以及优美的民间故事,至少他的童年有一小部分是快乐的。
再比起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没有丧父那般悲痛,不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孤儿,我们却成天抱怨生活的艰辛。我们是父母手上的掌上明珠,不必去受阿廖沙那般痛苦的打骂,再者,我们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不要买房子或穷到连茶叶片都要分摊。高尔基把当时黑暗的俄国社会缩影全扣在阿廖沙与他周围的人士,但阿廖沙没有因为这穷苦的生活放弃希望,而且阿廖沙在最后坚强的告别保尝善与恶的童年或许说高尔基对当时的俄国黑暗社会还有希望。而且阿廖沙从小就用善良的内心打动了我,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的灵魂。阿廖沙是黑暗社会中的幸存者,他坚强勇敢的去面对黑暗,阻挡黑暗。童年的结束,但黑暗的噩梦还在蔓延,走向苦难的人间。
丑陋的社会,苦难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