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寻求出国推荐信的类型
有些学生已经考完了托福和鸡阿姨,或者正计划考这些东东,以便秋天开始申请美国等国家的研究生入学和奖学金。在比较好的高校和中科院这样的国家级院所实习一把,这样的经历对自己的简历可以算是一个加分项。如果实习指导老师名气比较大、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的话,找他(她)帮助写一封推荐信,那就会对自己的申请锦上添花。假如在实习阶段做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甚至在欧美不错的专业期刊上发表出来的话,那效果就更好啦。所以一些外地的同学怀着一箭三雕的雄心壮志,气势汹汹地杀向清华北大中科院。
我在2008年暑假接收过一个WH大学的大三本科实习生。恰好那一年我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讲授小学期中微子课程,所以这个学生能够比较完整地学习一遍中微子的基本理论知识。之后我给他出了一个科研小题目,推广李政道先生和R. Friedberg在2006年提出的一种味对称性,来研究狄拉克中微子质量矩阵和混合问题。他得到了我预期的结果,但是为了慎重起见,我叫自己的博士生L重新计算了一遍,发现该实习生的解析计算基本没有问题。L做了详细的数值分析之后,我把文章写出来,投到美国物理学会主办的《物理评论D》期刊。不久文章就被接受发表。后来这位实习的同学问我们具体的论文发表信息,加到他的简历上。他还想请我为他写一封推荐信。考虑到我对他的了解不够多,这个请求被我婉拒了。后来那个学生是不是去了美国,不得而知。

第二种:预备推免考研的类型
大三的课程上完之后,不少成绩不错的、准备在国内读研究生的学生就有了联系读研学校和导师的想法。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所以同学们利用暑期实习的机会对自己感兴趣的院校或研究所实地考察一番,是合情合理的的。有的时候,通过夏令营等节目参加所在高校和研究所的第一轮推免生面试,先拿到入学资格,再回到自己的学校申请外推名额。这种战略,充分掌握了推免读研的主动权,值得肯定。即使最终拿不到学校的外推名额,也可以为来年春天的考研打下伏笔。
去年有一个NK大学的大三本科生来我这里实习了一段时间,也参加了所里的第一批推免生面试,并顺利通过。后来这位老兄没来高能所读研,而是去了北大,据说理由是NK大学没有给高能所外推名额。这年头,寻思着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的人已经不多了,同学们往往前仆后继、马不停蹄地奔赴好几个地方参加面试,然后再评估最后去哪里最好。我老人家认为,这样开放的形势虽然对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工作造成了一点麻烦,但是符合市场规律,值得肯定。不少同学就因为失去了一棵歪脖树,从而获得了一片大森林。

第三种:学习兼顾旅游观光的类型
有的大三同学还没有想好毕业之后的事情,计划着走一步看一步,所以也愿意趁着暑期的实习机会,闯荡一把江湖。在学校和实习单位管吃管住的情况下,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增加一些实践技能,还可以顺便旅游观光,何乐而不为?北京是个好地方,可玩的景点多,老同学老乡亲也多,是外地同学首选的实习地之一。这也合情合理。毕竟我们职业科学家也要经常靠开学术会议等名义,公费去一些风景秀丽的地方开开眼界。
当然,也有的同学不属于上面三种类型。去年一个ZS大学的学生来我这里实习一个月。介绍人是我的朋友,说这孩子很优秀,计划本科毕业之后去欧洲留学,就是想来我这里了解一些基本粒子的知识。来了之后,我发现这孩子果然非常优秀。可惜我那时正忙于写书,到了最后关头,所以对他照顾不多。但他有空就主动找我讨论一些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他在我这里只对粒子物理获得了一点ballpark feeling,我相信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们只要资源允许,应该支持大学生的暑期实习计划。尽管大部分来实习的学生最终不会成为实习单位的研究生,这也是实习单位应尽的义务。毕竟我们拿的是纳税人的钱,为年轻人提供可能的机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