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理想的状态下,我们应该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正如开篇所言,很多人在择业时,并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喜欢的行业和岗位,个人条件符合哪些岗位的要求,就从事那样的工作,很难称得上喜欢,有时还存在许多“不得不”的情况。

稻盛和夫大学时专攻的是当时热门的有机化学,但求职时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进入想去的公司,不得已才就职于一间生产绝缘瓷瓶、属于无机化学领域的企业松风工业,而研究新型陶瓷也是被分配的、不得不做的工作。

当时这个领域还是个未知的世界,可供研究的资料很少,公司也没有像样的实验设备和具有经验的前辈。稻盛和夫想到辞职,但是没有成功,只能继续待在那里。

于是,他决定改变自己的“心态”——埋头到工作中去。后来,他创办的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日本京瓷株式会社)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有些时候,成就感来源于挫败的经历,如果没有“不舒服、痛苦”的考验,就失去了孕育成就的土壤。试想,如果每天做的事情都能力范围之内,即使做得再多,也很难有所提升。

稻盛和夫把“被分配的工作”当成自己的天职,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那么,你也可以告诉自己,现在暂时的不适应和困难,为我提供了学习提升的机会,这也是那就老话常说的,“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为自己设置“成就板”

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段(比如一周、一个月)每天出门前问问自己,今天的工作能给我带来怎样的收获?能学到哪些知识?锻炼哪些能力?能接触到什么样的人群?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把这些收获统统写在成就板上,一段时间后,那些“讨厌的”工作似乎没那么烦人了。

即使做不到热爱,至少让自己不那么排斥这份工作。问问身边的伙伴和朋友,能真正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需要学会在现有的工作中适应和发展。与其苦苦追寻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

投入到工作中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理想”的工作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要“喜欢上现在的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光停留在意识层面难以持之以恒,即使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也容易放弃。

所以,你还需要主动投入到工作当中,并在工作中寻找快乐的体验,从而激发内心的动力。

探寻工作背后的意义

与工作要求相对应的,就是个人能力水平的高低。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才干三大类,这是影响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任何岗位对个人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即使让从事了一份“喜欢”的工作,但能力不足以匹配岗位的要求,也很容易出现焦虑的情况,那时“喜欢”就可能变成“不喜欢了”。事实上,很多人不喜欢某项工作,是个人能力不足而不自知的表现。

能力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具有可迁移性,尤其是技能和才干部分,可以在工作之间进行迁移,比如:语言表达、沟通、总结、汇报等,在做事时所反映出来的耐心、细心、责任心、高抗压等品质,也能运用到其他工作生活当。

能力的积累和提升,往往需要通过具体的工作来完成。从这个角度上看,当你做某件事时,应该思考这件事所能带来的成长收获,主动赋予事情予意义。

正如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所言,“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